周五的站务会议室里,空气还残留着刚刚结束的会议的余温。林晓梦正在整理桌上的文件,脑海里还在回放着刚才关于站厅改造方案的讨论。这是她第三次参加项目会议,已经能够从容地提出自己的建议,甚至与设计方就几个细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林班长,请留步。”
林晓梦抬头,看见陈默向她走来。他手中拿着两杯咖啡,纸杯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显然是刚买的。
“陈工程师,还有什么事吗?”林晓梦下意识地用工作称呼问道。
陈默将其中一杯咖啡递到她面前,唇角泛起一丝温和的笑意:“辛苦了,喝杯咖啡再走吧。”
这个举动让林晓梦微微一怔。在他们相识的这几个月里,虽然见过不少次面,聊过很多话题,但陈默从未有过如此直接表示关怀的举动。他们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着恰当的专业距离,连偶尔的晚餐或书店相约,都带着探讨工作的名义。
“谢谢...”林晓梦接过咖啡,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陈默的手,一股微妙的电流瞬间传遍全身。她急忙低下头,假装专注地看着杯盖上的logo。
“今天的会议很成功,你提出的关于预安检区域标识的建议非常专业。”陈默说着,很自然地在她身边的椅子上坐下。
林晓梦轻轻啜了一口咖啡,是她偏爱的拿铁,温度恰到好处。她不禁疑惑,陈默是怎么知道她的口味的?是偶然,还是他特意留意过?
“我只是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提了些想法。”她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尽管心跳已经不受控制地加速。
会议室的日光灯已经关闭了一半,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为整个空间涂抹上一层暖金色。其他与会者早已离开,偌大的会议室里只剩下他们两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静谧。
陈默并没有继续谈论工作,而是轻声问道:“最近班组管理还顺利吗?听说你们开始了英语培训。”
“挺好的,大家学习热情很高。”林晓梦回答,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咖啡杯的杯壁,“李哥甚至主动承担了培训的组织工作。”
“看来你已经完全赢得了团队的认可。”陈默的目光中带着赞赏,“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独当一面的班长,你走得很扎实。”
这番直接的赞扬让林晓梦脸颊微微发烫。她低头又喝了一口咖啡,浓郁的香气在口腔中弥漫,仿佛也暖热了她的心。
“其实,我经常想起你推荐给我的那些书。”她说,“特别是《变革管理的艺术》,里面的很多观点都让我受益匪浅。”
陈默微微一笑:“书是死的,人才是活的。你能把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是你自己的能力。”
两人就这样坐在渐渐暗下来的会议室里,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话题从工作慢慢延伸到一些更私人的领域——陈默说起他大学时在图书馆打工的趣事,林晓梦则分享了职高实习期的糗事。笑声时不时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打破了先前严肃的氛围。
林晓梦惊讶地发现,卸下“工程师”身份的陈默,原来如此幽默健谈。他不再是那个总是带着理性光芒的专业人士,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着丰富过往的普通人。
“你知道吗,第一次在这个地铁站见到你时,你正在耐心地向一位老人解释安检规定。”陈默突然说道,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芒,“那时我就想,这个年轻的安检员真特别,眼里有光。”
林晓梦的心跳再次漏了一拍。她从未想过,陈默在那么早就已经注意到了她。
“那时我刚入职不久,每天都担心自己做不好。”她轻声说。
“但现在你已经游刃有余了。”陈默看了看表,“啊,已经这个点了。我是不是耽误你下班了?”
林晓梦这才意识到,他们竟然聊了将近一个小时。窗外的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地铁站的灯光次第亮起。
“没关系,今天我值晚班。”她说,心里却莫名希望这场对话能再延续一会儿。
两人一起走出会议室,沿着已经安静下来的站厅走向安检区。晚班的同事们已经开始工作,看到林晓梦与陈默并肩走来,几个年轻同事交换了意味深长的眼神。
“那就到这里吧。”在3号安检口前,陈默停下脚步,“谢谢你的时间,咖啡还合口味吗?”
林晓梦点点头:“很好喝,谢谢。”
“下次会议再见。”陈默说完,转身向出口走去。
林晓梦站在原地,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手中的咖啡杯还残留着余温。这个看似平常的告别,却在她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晓梦姐,陈工程师人真不错啊。”小林不知何时凑了过来,笑嘻嘻地说。
林晓梦迅速整理好表情,恢复工作状态:“别瞎说,我们在谈工作。”
然而,整个晚班过程中,那杯咖啡的香气仿佛一直萦绕在她周围。每当她回想起陈默递来咖啡时眼中的笑意,心跳就会不由自主地加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安检日记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安检日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