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友志听着史明刚的话,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他拍了拍史明刚的肩膀,连声称好:“好小子,果然有想法!考虑得这么周全,我就放心了。” 史明刚见老书记也支持,立刻安排副书记马天亮着手编制详细的建设规划,一场热火朝天的村委会建设工程,就此在麻荒地拉开了帷幕。
马天亮是个做事认真的人,他拿着尺子在西庙旧址上量来量去,又参考了其他村子村委会的样式,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拿出了一份详细的总体规划图 —— 新村委会大院占地一亩多,里面有五间办公室,一间会议室,还有一间村民活动室;大院门前的文化广场比院子还大,能容纳几百人。规划图在村委会上一经通过,马天亮就全身心投入到施工组织中。
工地上每天都挤满了人,村民们的热情格外高涨 —— 有的负责砌墙,手里的瓦刀翻飞,砖块垒得整整齐齐;有的负责搬运材料,扛着水泥、砖瓦,脚步飞快;还有几个有经验的老工匠负责监工,时不时上前指点几句。大家都是义务出工,却没有一个人偷懒,心里都盼着新村委会早点建成。
历经整整一年的辛勤劳作,到了 1987 年的秋天,崭新的村委会院落终于落成了。新院子的砖墙刷得雪白,屋顶盖着崭新的红瓦,窗户上装着明亮的玻璃;办公室里摆着新做的木桌木椅,墙上挂着村里的规划图;文化广场上还铺了一层细石子,周围种上了几棵垂柳。村干部们搬进窗明几净的新办公室,看着眼前的一切,脸上都洋溢着喜悦与自豪,连说话的声音都比以前洪亮了。
可史明刚并没有满足于此。新村委会刚落成没几天,他就又召集村干部们开了一次会。会议桌上摆着一杯杯热茶,史明刚端着茶杯,眼神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各位老少爷们,咱们把村子环境搞好了,村委会也换新了,这只是第一步。咱们这届班子,最终的目标是要让乡亲们过上真正的好日子!优美的环境、富足的生活、健康的体魄,这些哪一样都离不开坚实的物质基础。说白了,就是得想方设法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副书记马天亮听了,苦笑着摇了摇头:“明刚,谁不想多挣钱啊?可现在土地都承包到户了,大伙种自己的地,挣的钱也都揣进自己兜里,村里想搞点创收,钱从哪儿来啊?总不能再向村民收钱吧?”
史明刚放下茶杯,不慌不忙地说起了自己的想法:“我在部队的时候,学会了放电影,那时候经常给战友们放历史片,看着看着,就迷上了历史书籍。我发现,世界上那些富强的现代化国家,没有一个是单靠农业起家的,全都是靠工业技术革命才发展起来的。咱们中国也是这个理 —— 你看城里为啥比农村富?就是因为人家搞工业,办工厂,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再看看咱们省的华西村、南街村,还有河北的大邱庄,这些富裕村靠的也不是种地,而是办企业、搞工业。咱们麻荒地要想富,也得走这条路。”
这番话一出,会议室里立刻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人皱着眉头,觉得史明刚的想法太过天马行空:“明刚啊,咱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哪懂什么工业啊?你说的那些世界历史、富裕村,跟咱这小村子有啥关系?咱们还是踏踏实实种地吧,别瞎折腾了。”
史明刚早就料到大家会有疑虑,他耐心地解释道:“我不是说要放弃农业,农业是咱们的根,自然不能丢,但得换个思路,让农业也能多挣钱。我打算过几天和马天亮去省城一趟,找农业厅的马增玉专家取取经,看看人家是怎么搞科学种田、怎么让农业增产增收的,也顺便了解一下外面的经济形势。”
他的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尤其是马天亮,眼神里满是期待 —— 他早就想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见大家的态度有了转变,史明刚又接着说:“等从省城回来,咱们再好好谋划农业的事。不过说到工业,咱们也得从实际出发,不能好高骛远。大工业咱们确实搞不了,没人才,没资本,也没技术。但咱村别的不多,泥瓦匠可不少 —— 光我知道的,就有二十多个,有的还在外面跟着工程队干过,有经验。”
众人闻言,忍不住哄笑起来,心里都在想:泥瓦匠跟工业有啥关系?不就是垒墙、盖房子吗?史明刚却收起了笑容,神情严肃地说:“大家别笑!万事开头难,泥瓦匠虽说不会造机器,不懂高科技,但他们垒石头、填土方、盖房子,都是行家,这就是咱们的优势。”
见大家还是一头雾水,史明刚终于揭晓了答案:“我在部队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战友,关系特别好。他父亲叫陈大海,在铁道部工作,现在正负责大秦铁路的建设工程,手里有不少工程可以外包。我打算通过这层关系,从大秦铁路承包一段工程,然后咱们村成立一个工程队,让村里的泥瓦匠都加入进来。现在村里不少人都在外面给别人当小工,干最累的活,挣最少的钱。要是他们能回来加入咱们自己的工程队,不仅能多挣钱,还能给村里创收,何乐而不为?咱们给的工资要比外面高一些,再从工程利润里拿出一部分分给大家,让大伙的利益和村子的利益绑在一起,这样大家干活才会更有劲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麻荒梦请大家收藏:(m.zjsw.org)麻荒梦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