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的清晨,天色还未大亮,张家院子里已经窸窸窣窣地热闹起来了。
“快起来,快起来!两个小懒虫,今天可是大年初一!”王娟轻声唤着,手里拿着昨晚就准备好的、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裳。壮壮一个骨碌就坐了起来,揉着惺忪的睡眼,一看到那身崭新的、带着卡通图案的蓝色外套,瞬间就清醒了,咧着嘴笑。苗苗则往被窝里缩了缩,带着点起床气哼哼唧唧,直到王娟把一件漂亮的红色呢子小外套在她眼前晃了晃,她才不情不愿地伸出胳膊。
张一凡一边套着毛衣,一边笑着看这娘仨,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自己小时候的场景。那时,母亲也是这样,在大年初一的清晨,用新衣服做“诱饵”,把他从热被窝里挖出来。父亲总会在旁边念叨那句他听得耳朵快起茧子的话:“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小孩子家,大年初一可不能睡懒觉,得有个新气象!”如今,这话轮到他来传承了。他走到床边,帮着王娟给苗苗穿鞋子,对两个小家伙说:“听见没?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快点起来,爸爸带你们去放鞭炮!”
“放炮咯!”壮壮一听,立刻来了精神,自己麻利地系着扣子。苗苗也终于被“鞭炮”吸引,配合地伸胳膊伸腿。
院子里,清冷的空气让人精神一振。东边的天际才刚泛起鱼肚白,几颗疏星还隐约可见。张建国已经拿着一挂长长的红鞭炮等在院子里了。看到孙子孙女穿着簇新的衣服跑出来,老人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来,壮壮,敢不敢拿这根香?”张一凡点燃了一根长长的敬神用的香,递到儿子面前。壮壮犹豫了一下,看着爸爸鼓励的眼神,又看看爷爷手里那挂诱人的鞭炮,终于鼓起勇气,用两只小手紧紧握住了香杆,小脸上满是紧张和兴奋。苗苗则早早躲到了王娟身后,两只小手紧紧捂住耳朵,只露出一双又害怕又好奇的大眼睛。
张一凡带着壮壮,小心翼翼地将香头凑近鞭炮的引线。引线“嗤”地一声,迸出耀眼的火星。
“快跑!”张一凡笑着拉起壮壮就往回跑。
紧接着——“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瞬间炸响了清晨的宁静,红纸屑漫天飞舞,如同下了一场热烈的红雨。硝烟味混合着冬日清晨特有的凛冽气息,扑面而来,这,就是最地道的年味儿。壮壮兴奋得小脸通红,在原地直蹦;苗苗虽然捂着耳朵,但眼睛却亮晶晶的,看着那纷飞的红纸屑,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王娟站在堂屋门口,看着这一幕,心里被一种朴素的幸福感填得满满的。
鞭炮放完,满地的红。母亲在厨房里吆喝:“吃汤圆喽!快来,团团圆圆!”
堂屋的方桌上,几碗热气腾腾的汤圆已经摆好,白白胖胖的汤圆在红糖水里浮沉,散发着糯米和糖桂花的香甜气息。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象征团圆和甜蜜的汤圆,说着吉祥话,屋子里暖意融融。
太阳这时已经完全跳出了地平线,金灿灿的阳光洒满院落,驱散了最后的寒意。吃完饭,都不用谁特意吩咐,张一凡和张建国就开始动手搬桌椅。厚重的八仙桌,长条板凳,竹制的靠背椅,还有几个小马扎,一股脑地被搬到了宽敞的“地坝”(院坝)上,围绕着那张八仙桌摆开。母亲和王娟则端着大簸箕出来,里面是炒得喷香的花生、瓜子,还有满盘的柑橘、苹果。茶叶罐子和几个暖水瓶放在桌角,随时准备招待即将到来的拜年客。
阳光正好,暖烘烘地照在人的背上,舒服极了。地坝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桌椅板凳在阳光下投射出短短的影子。一切刚布置停当,院门口就传来了洪亮的吆喝声:
“建国哥!建国哥!给你拜年了哦!” 只见邻居福贵叔穿着一身半新的中山装,笑容满面地大步走了进来。
张建国立刻从椅子上站起身,脸上堆满了笑,快步迎了上去:“哎呀,福贵来了!新年快乐,新年快乐!快来坐,快来坐!” 他一边热情地拉着福贵叔的手,将他引到八仙桌旁。
“泡茶,泡茶!”张建国招呼着。
王娟赶紧拿起暖水瓶,往放了茶叶的瓷杯里冲上滚烫的开水,茶叶在杯中打着旋儿,清香立刻飘散出来。她双手将茶杯端到福贵叔面前:“福贵叔,您喝茶。”
“哎,好,好!谢谢侄儿媳妇!”福贵叔笑着接过,目光落在穿着新衣的壮壮和苗苗身上,“哟,这两个娃娃,长得真乖!新衣服真漂亮!”
不一会儿,陆陆续续又来了好几拨人。有拄着拐杖的老辈子,有带着小孩的年轻夫妇,还有和张一凡平辈的兄弟。地坝上顿时热闹起来。拜年声、祝福声、笑语声此起彼伏。男人们大多围坐在八仙桌旁,喝着茶,抽着烟,谈论着去年的收成,今年的打算,声音洪亮而热络。女人们则坐在长条凳或靠背椅上,抓把瓜子,一边嗑着,一边聊着孩子、衣服和家常里短。孩子们则在桌椅间和小伙伴们追逐嬉戏,口袋里塞满了大人给的花生瓜子,偶尔偷偷点响一个摔炮,引来一阵笑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35岁获得传承的我成了绝世神医请大家收藏:(m.zjsw.org)35岁获得传承的我成了绝世神医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