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物资再利用: 重点关注日军报废军械、医院过期药品(实际上可能仍有效)、工厂残次品等“垃圾”的处理权,以极低价格收购,经筛选维修后,变废为宝。
国际渠道试探: 暗示可以通过某些“国际友人”(如安娜),获取来自苏联或其他方向的特殊物资。
转运路线规划: 在地图上标注了三条备选转运路线,并分析了优缺点。
北路(绥化方向): 相对成熟,但也是日军重点防范区域,检查严格。可利用上次建立的“关系”和熟悉的山林路线,进行小批量、多批次渗透。
东路(牡丹江方向): 铁路线发达,但关卡众多。可尝试贿赂铁路职员,利用运送“合法”物资的列车夹带。
西路(满洲里方向): 路线较长,但日伪控制相对薄弱,且接近草原,便于机动。可作为战略备用通道。
组织与资金: 建议成立一个表面合法的“皮包公司”或利用现有商号作为掩护,负责资金的接收、洗白和支付。强调专业化分工,筹措、运输、资金、安保环节相对独立,降低被一锅端的风险。
风险控制: 提出了“单线联系”、“环节隔离”、“应急预案”等原则,甚至设计了简单的密码系统和紧急联络方式。
这份“构想”几乎运用了他所能想到的所有现代管理、物流和风险控制知识,逻辑严密,思路超前。写完最后一个字,宋梅生长长舒了口气,看着桌上这叠厚厚的、凝聚了他心血和智慧的文件,心情复杂。这就像是一份商业计划书,只不过它的“客户”是浴血奋战的抗联,它的“产品”是救命的物资,而它的“风险”,是无数的人头落地。
第三天晚上,华灯初上。宋梅生换上一身普通的商人常穿的棉袍,将文件小心地藏在一个特制的、带有夹层的公文包里,再次来到了昌隆杂货店。
店里依旧只有“掌柜”孙永昌一人,正在上门板准备打烊。看到宋梅生进来,他愣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加快动作关好店门,插上门栓。
“您这是……”孙永昌疑惑地看着宋梅生,尤其是他那个看起来沉甸甸的公文包。
宋梅生没有废话,直接将公文包放在柜台上,打开夹层,取出那叠文件,递了过去:“孙掌柜,看看这个。”
孙永昌疑惑地接过,就着柜台上昏暗的煤油灯,翻看了几页。起初,他的表情是困惑的,对那些表格和横向书写很不习惯。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渐渐变了。从疑惑到惊讶,从惊讶到震惊,最后变成了难以置信的凝重。
他看得非常慢,非常仔细,手指有时会无意识地在一行行文字、一个个图表上划过,嘴唇微微翕动,仿佛在无声地咀嚼着每一个字。杂货店里安静得只剩下煤油灯芯偶尔爆开的噼啪声,和孙永昌越来越粗重的呼吸声。
足足过了半个多小时,孙永昌才缓缓抬起头,看向宋梅生的眼神已经完全变了。那不再是初次见面的审视和谨慎,而是充满了震撼、钦佩,甚至有一丝……敬畏?
“这……这都是您写的?”孙永昌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扬了扬手中的文件,手指因为用力而微微发抖。
“嗯。”宋梅生点点头,“一点不成熟的想法,请孙掌柜指教。”
“指教?”孙永昌苦笑一声,摇了摇头,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宋……同志(他艰难地吐出这两个字),您这哪里是不成熟的想法?这简直是……是天书!不,是救命的良方!这里面说的‘供应链’、‘节点’、‘风险对冲’……我虽然有些词听不太懂,但意思我明白!这比我们以前那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提心吊胆搞点物资的办法,强了何止百倍!”
他激动地在柜台后来回踱了两步,又猛地站定,目光灼灼地看着宋梅生:“如果真能按您这蓝图来运作,那我们就能建立起一条真正稳定、高效的生命线!这对山里的同志们来说,意义太大了!”
宋梅生能从他的反应中,感受到这份“蓝图”带来的冲击力。他平静地说:“蓝图只是纸上谈兵。真要实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更需要绝对可靠的组织保障和严格的纪律。这里面每一步都走在刀尖上,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是万劫不复。”
“我明白!我明白!”孙永昌连连点头,他小心翼翼地将文件整理好,紧紧攥在手里,仿佛捧着什么绝世珍宝,“这件事太大了,我一个人做不了主。我需要立刻向上级汇报!宋同志,请您放心,我一定会用最安全的方式,把这份‘蓝图’送出去!您……您真是帮了我们天大的忙了!”
看着孙永昌激动而又郑重的样子,宋梅生知道,自己这第一步,走对了。他不仅重新接上了线,更用超越这个时代的能力,初步赢得了新上线的认可和重视。
“渠道”的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就是将这纸上的线条,变成一条流淌在敌人动脉之上的隐秘血管。
喜欢谍战:暗夜请大家收藏:(m.zjsw.org)谍战:暗夜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