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4 章:会议室的 “真心对话”
第一节:会议前的低气压与藏在抽屉里的合同
周二上午,“浅沉” 工作室的会议室里,空气像被冻住了一样沉重。长条会议桌两侧坐着二十多位团队成员,每个人的面前都放着一杯还冒着热气的咖啡,却没人动 —— 大家的目光要么盯着桌面,要么偷偷瞟向门口,脸上写满了不安与纠结。
苏晓坐在会议桌的一端,手里攥着一份折叠起来的文件,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那是黑石昨天发给她的 “终极邀约合同”:年薪五百万,配备私人工作室,每年可带家人参加两次巴黎时装周,甚至承诺帮她举办个人设计展。猎头在电话里说:“苏小姐,这是黑石给中国设计师开出的最高待遇,你只要点头,就能一步登天,不用再跟着‘浅沉’挤在小工作室里,做那些‘小众’的非遗设计。”
她偷偷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李阳 —— 这个曾经连设计软件都不会用的大男孩,此刻正低着头,手指反复摩挲着手机壳上的 “浅沉” logo。苏晓知道,李阳也收到了黑石的邀约,薪资是现在的四倍,还承诺让他跟着安娜?科恩学习点翠技艺。昨天午休时,她看到李阳躲在楼梯间打电话,声音带着哽咽:“妈,我知道您想让我出人头地,但‘浅沉’对我有恩,我不能就这么走了……”
会议桌的另一头,王姐的面前放着一个打开的笔记本,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却没画一张设计图。苏晓扫了一眼,看到 “女儿留学费用”“丈夫医药费”“黑石薪资明细” 这些字眼,心里不由得一酸 —— 王姐家里的困难,整个团队都知道,黑石的薪资确实能解她的燃眉之急。
最角落的位置坐着两个刚入职半年的实习生,他们手里没有合同,却比谁都紧张。其中一个实习生小声对另一个说:“听说要是有人走了,工作室可能要裁员,我们会不会……” 话没说完,就被旁边的同事轻轻碰了一下,示意他别再说了。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林浅和陆沉走了进来。林浅穿着一身浅灰色的针织衫,脸上没有丝毫怒气,反而带着温和的笑容;陆沉跟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文件夹,眼神平静却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
“让大家久等了,” 林浅走到会议桌的主位坐下,将一个丝绒盒子放在桌上,“今天请大家来,不是要批评谁,也不是要强迫谁留下,只是想跟大家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样东西。”
她打开丝绒盒子,里面是一枚银质胸针 —— 正是父亲那枚未完成的 “和解” 胸针,现在已经被王秀兰大师和团队一起补全:半朵牡丹绽放着,周围环绕着一圈细小的环保点翠羽毛,最下方的 “和解” 篆字吊坠,边缘还能看到父亲当年留下的细微刀痕。
“这是我父亲生前设计的最后一件作品,” 林浅的声音很轻,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的耳朵里,“他花了三年时间画设计稿,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寻找合适的银料,却在完成轮廓的那天,因为一场车祸离开了。他生前常跟我说,‘珠宝不是冰冷的金属和石头,是有温度的,要带着初心去做,才能让它发光’。”
第二节:初心的故事与团队的共同记忆
林浅拿起胸针,轻轻放在会议桌的中央,让每个人都能看清:“我创立‘浅沉’,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名气,只是想完成父亲的遗愿 —— 把中国的非遗技艺融入现代珠宝,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多美。去年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只有我和苏晓两个人,挤在一个不到二十平米的小房间里,连画图的桌子都要轮流用。”
她的目光扫过苏晓,笑着说:“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做环保点翠样品吗?苏晓为了找合适的鹅毛,泡了十几个养殖场,回来的时候鞋子上全是泥,却抱着一筐鹅毛笑得像个孩子。我们在小厨房里用酒精灯加热胶水,差点把房东的抽油烟机烧了,最后还是陆沉赶来,帮我们收拾了烂摊子,还连夜帮我们改造了工作室的通风系统。”
苏晓的眼眶瞬间红了 —— 那些看似艰难的日子,现在回想起来却满是温暖。她想起林浅为了帮她修改设计稿,熬了三个通宵,最后趴在桌上睡着了;想起陆沉为了让她们能用上专业的点翠工具,悄悄联系非遗工坊的老工匠,花了两个月时间定制;想起团队第一次接到大额订单时,大家一起在工作室里加班打包,直到凌晨五点,看着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满足的笑容。
“还有李阳,” 林浅的目光转向李阳,“你刚加入的时候,连 PS 都不会用,画的设计稿被客户退回来三次,你躲在楼梯间哭,说自己可能不是做设计的料。但你没有放弃,每天提前两个小时来工作室看教程,周末还去非遗工坊跟老工匠学习錾刻,现在你的‘二十四节气’系列,已经成了‘浅沉’的爆款,连王秀兰大师都夸你有天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请大家收藏:(m.zjsw.org)闪婚三个月,前夫竟是我顶头上司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