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翌日,巴黎的晨光还未彻底驱散夜雾,各大时尚媒体已将“Luna”推上神坛。
《VOGUE》法版封面紧急重制,原本预留给某皇室成员的位置被替换——一帧高清抓拍定格在苏倾月举起铜壳麦克风的瞬间,标题赫然印着:“她不是来走红毯的,是来改写历史的。”
全球热搜前十中,“活体共鸣”“听骨系列”“归月吟现场”占据五席。
《纽约时报》艺术版称其为“本世纪最诗意的技术革命”,BBC文化频道罕见地用整整十分钟专题解读那句摩斯密码投影:“Luna = 苏倾月”。
可就在全世界为之沸腾时,苏倾月却已悄然离开发布会后台,径直回到Luna Atelier临时设立的安全服务器房。
灯光冷白,空气中弥漫着设备运转的低鸣。
她的指尖在键盘上轻点,调出昨晚攻击事件的完整日志。
防火墙虽成功拦截入侵,但追踪显示,那道指令经过三重跳转,最终消失在一个名为“净音档案库”的废弃云节点——注册信息早已注销,IP归属地模糊不清,像是从数字世界蒸发了一般。
她沉默片刻,掀开左手腕内侧的一块皮肤贴片,露出下方微型生物识别模块。
这是师父留给她的最后一道密钥。
指纹验证通过,屏幕闪现一道青铜色纹路,随即弹出一个从未见过的加密文件夹,命名仅为一个古篆字:“音”。
点击开启,一段仅30秒的音频自动播放。
苍老、沙哑,却带着奇异韵律的声音缓缓响起:
“若你听见此声,说明他们已开始清场……记住,图纹非饰,乃谱。”
最后一个字落下,音频戛然而止。
苏倾月呼吸微滞,瞳孔骤缩。
那是师父的声音。
十年前他失踪前最后一次教她雕工时的语气,分毫不差。
她迅速调出《喉结》项链的设计拓印图,放大摩斯密码区域。
银珠上的刻痕看似随机,实则暗藏规律——横竖交错之间,竟与她随身佩戴的铜质梅花徽章背面那道断裂笔画完全吻合!
而那枚徽章,正是当年师父亲手挂上她脖颈的信物,说是“天工阁遗脉凭证”。
她猛地起身,走到窗前。
埃菲尔铁塔在远处静静矗立,阳光洒落玻璃幕墙,反射出粼粼波光。
可她眼里没有风景,只有谜题。
图纹是谱?什么谱?乐谱?密码谱?还是某种失传的传承编码?
正思索间,门锁轻响。
傅司寒推门而入,黑色大衣未脱,眉宇间透着长途飞行后的疲惫,眼神却依旧锐利如刀。
他将一份军方级别的背景调查报告放在桌上,声音低沉:“周玉芬所在的精神病院,二十年前曾是境外‘新东方美学促进会’的秘密据点,表面推动文化交流,实则系统性搜集中国传统技艺的核心技法,并以‘现代化改造’之名进行篡改和垄断。”
他顿了顿,目光锁住她:“程丽华留学期间接受的资金资助,来源正是该组织旗下的离岸基金会。”
“所以,”缓缓缓道,“这不是简单的剽窃或陷害。有人在有计划地抹除某种传承——而你,恰好触动了他们的禁忌。”
苏倾月静立不动,良久才转身看他,眸光清冽如深潭映月。
“他们以为我在争名声,争地位,争一个真假千金的身份认同。”她轻轻摇头,唇角浮起一抹极淡的笑,“可其实……我是在追认血脉。”
她从保险柜取出一枚复刻版《喉结》项链,放入他掌心。
“下次参加国际设计峰会,戴它进场。”她说,“你会听到别人听不见的声音。”
傅司寒低头看着那枚嵌有银珠的项链,指腹摩挲过那圈细密刻痕,皱眉:“什么意思?”
她不答,只轻轻一笑:“等你听见‘灵音引’的那一刻,自然就懂了。”
与此同时,国内舆论持续发酵。
三大顶级奢侈品牌联名发函,开出天价合作条款,希望买断“听骨”技术授权。
苏倾月一条社交平台视频回应。
画面中,老周师傅戴着老花镜,手持放大镜,正在修复一块残缺玉片。
镜头缓缓推进,玉石表面浮现出一组交错纹路——与梅花徽章上的断纹如出一辙。
配文仅一句:
“真正的原创,从不急于变现。”
全网寂静三秒,随即爆发出海啸般的惊意。
法国驻华文化参赞米娅第一时间致电法国国家工艺博物馆馆长,力陈此案文化价值。
不到十二小时,官方回函确认:将破例举办“东方匠魂”特展,主展厅百年来首次为活着的设计师预留。
消息传来时,苏倾月正坐在酒店书房,凝视电脑屏幕上七幅泛黄草图的扫描件。
那是师父留下的最后遗产,藏于一本旧医书夹层中,分别绘有“骨鸣”“音锁”“脉律”等古怪结构,长久以来她都无法理解其用途。
此刻,她忽然意识到——这些图,或许根本不是设计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真千金回归,全能马甲飒爆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真千金回归,全能马甲飒爆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