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正式盟约在灵武城外的祭坛签订。肃宗亲自主持仪式,李倓、李泌站在两侧,多逻斯代表回纥可汗在盟约上签字画押。盟约共分五款:一、回纥出兵三万助唐收复长安、洛阳;二、大唐支付绢帛五万匹,分三期交付;三、回纥兵不得劫掠百姓,唐军保障回纥兵粮草;四、收复两京后,大唐开放盐州、夏州互市,回纥优先获得乌池青盐;五、双方永结盟好,互不侵犯。
仪式结束后,多逻斯便启程返回回纥牙帐,准备调兵事宜。临行前,他特意将李倓拉到一旁,递过一块刻有回纥狼图腾的铜牌:“若遇黑衣大食商队刁难,可出示此牌,他们多少会给回纥几分薄面。”
李倓接过铜牌,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狼图腾,心中感激:“使者这份情谊,儿臣记下了。待平叛后,定在灵武设盛宴款待你。”
多逻斯大笑:“好!我等着那一天。” 说罢翻身上马,带着随从疾驰而去。
送走多逻斯后,李倓立刻赶往盐铁司。江若湄正对着账本核对盐引,见他进来便起身迎接:“殿下,首期绢帛的筹集已有眉目。江淮织户听闻是为平叛筹集,都愿意低价出售绢帛,粟特商队也已承诺提供五千匹,只需用盐引兑换。”
“很好。” 李倓接过账本,目光扫过 “楚州织户”“扬州商栈” 的字样,“你再从盐税中调拨五千匹,凑齐一万五千匹后,立刻运往夏州粮仓,与回纥兵的粮草汇合。另外,黑衣大食商队近日可能来灵武,你需派人密切关注他们的动向,尤其是他们的货物清单。”
江若湄点头应下,忽然想起一事:“殿下,穆罕默德昨日派人送来消息,说黑衣大食商队携带了不少西域的琉璃、香料,还带来了大食的历法与地图,似乎有意与大唐建立长期联系。”
“地图?” 李倓眼中闪过兴趣,“若商队抵达,务必第一时间告知我。我倒要看看,黑衣大食的势力范围究竟扩展到了何处。”
当晚,李倓在府中整理回纥盟约的副本,周俊匆匆进来禀报:“殿下,李相派人送来急信,说在洛阳,安庆绪发动政变,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和宦官李猪儿所杀,安庆绪随后自立为帝。然而,史思明拒绝承认安庆绪的帝位,导致燕军内部开始出现分裂。”
李倓猛地站起身,手中的盟约副本险些掉落。这一天终于来了!安庆绪弑父,燕军内乱,正是唐军出兵的最佳时机。他立刻让人备好马匹,赶往李泌府中 —— 收复长安的战役,即将拉开序幕。
李泌府中的烛火彻夜未熄。两人对着舆图,详细规划出兵路线:回纥兵从朔方出发,经盐州、夏州进入关中;唐军主力由郭子仪率领,从太原南下,夹击长安的叛军。李倓则负责粮草督运,确保两军的供应。
“安庆绪弑父,人心尽失。” 李泌指着舆图上的长安,“叛军守将崔乾佑本就与安庆绪不和,此次内乱后,必生异心。我们若能趁势出兵,收复长安指日可待。”
“只是史思明拥兵范阳,若他趁机南下,恐会腹背受敌。” 李倓担忧道。
“史思明虽强,却与安庆绪有隙。” 李泌笑道,“我已派人去范阳,劝说史思明归唐,许他‘河北节度使’之职。只要他按兵不动,我们便可专心对付安庆绪。”
天快亮时,两人终于制定好出兵计划。李倓走出李泌府,望着东方渐亮的天色,心中充满了期待。回纥盟约已定,燕军内乱已起,粮草供应充足,收复长安的条件已全部具备。
三日后,首期一万五千匹绢帛如期运抵夏州粮仓。李倓亲自押送,站在粮仓前,望着堆积如山的绢帛,心中感慨万千 —— 这不仅是支付给回纥的酬劳,更是大唐的希望。他转身对周俊道:“传我命令,即刻派人去回纥牙帐,告知他们粮草已备妥,可随时出兵。”
周俊领命而去。李倓望着夏州城外的草原,仿佛已看到三万回纥骑兵奔腾而来的景象。一场决定大唐命运的战役,即将在关中大地展开。而他知道,这只是平叛的第一步,接下来还要收复洛阳,平定史思明,应对黑衣大食的威胁。但只要君臣同心、军民协力,终有一日,大唐会重现往日的辉煌。
此时的灵武城内,百姓们已听闻回纥出兵的消息,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孩子们挥舞着纸糊的旗帜,在街头嬉笑奔跑;老人们则虔诚地焚香祷告,祈愿唐军早日收复两京。肃宗站在宫城楼上,望着下方欢庆的人群,心中也充满了激动 —— 他登基以来,终于看到了平定叛乱的希望。
而在遥远的西域,一支庞大的商队正缓缓向灵武进发。商队首领手持黑衣大食的文书,目光坚定 —— 他们的到来,将为大唐与黑衣大食的关系,带来新的变数。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中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