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林国栋补充道,“在合作方式上,我们可以强调‘技术指导’而非‘技术转让’。爷爷可以作为‘特聘技术顾问’,负责关键环节的监督和最终品控,而不是将配方和诀窍写成文件交给他们。这样,主动权还在我们手里。”
这个思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爷爷虽然对要和茶厂的人“共同探讨”还是有些抵触,但也明白这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了。
方案拟定后,林国栋没有急于回复刘技术员,而是先向乡镇企业局张副局长做了汇报,寻求上级的理解和支持。张副局长听后,对林家的清醒和策略表示赞赏,认为这符合保护地方特色、促进健康合作的精神,并表示会在适当时候向郑县长通气,争取县里的背书。
有了上面的初步支持,林国栋心里更有底了。
几天后,林国栋和爷爷带着合作小组的几位代表,应邀再次前往国营茶厂,进行第二轮正式谈判。茶厂方面,除了刘技术员,还出现了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和一位负责品控的老师傅,阵势明显升级了。
会议室的氛围庄重而略带紧张。寒暄过后,茶厂副厂长直接切入主题,再次强调了深度参与核心环节对于保证品牌质量和市场信誉的重要性,话语中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感。
轮到林国栋发言时,他深吸一口气,不卑不亢地阐述了合作小组的“分级合作”方案。他首先高度肯定了茶厂的技术优势和渠道价值,表达了深度合作的诚意,然后才委婉而坚定地提出了保留“经典系列”自主工艺权的核心诉求,并详细解释了这样做的理由——为了保持产品的独特性和核心竞争力,最终对合作双方都是长远利好。
爷爷坐在旁边,虽然话不多,但当谈到“经典系列”必须由他亲手把控时,眼神异常坚定,带着手艺人不容侵犯的尊严。
茶厂的几位负责人显然没料到林家会提出如此清晰且有章法的反方案,一时间有些错愕。品控的老师傅对“古法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追问了一些技术细节,爷爷的回答专业而自信,赢得了老师的频频点头。但副厂长则更关注产能和标准化,对“经典系列”产量有限表示担忧。
谈判陷入了僵持。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
关键时刻,林国栋使出了准备已久的“杀手锏”。他看似不经意地提到:“张副局长和县里对我们这种能保护地方特色、又能带动农户的合作模式非常关注,郑县长也指示要我们勇于探索,闯出一条新路。我们觉得,这个分级合作的思路,也许正是一条可以兼顾特色与规模、传承与创新的路子。”
他巧妙地将县里的支持背景点了出来,既不是施压,也暗示了合作的成功具有超出经济层面的示范意义。
这句话,让茶厂的副厂长陷入了沉思。他不得不重新评估这次合作的价值和影响。
最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妥协,双方达成了一个阶段性的协议:原则上同意试行“分级合作”模式;立即启动“大众系列”的联合开发,由爷爷担任技术顾问,茶厂主导生产;“经典系列”的方案,茶厂需要带回研究,并上报厂领导决定。同时,茶厂承诺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林家岭古法工艺监制”字样。
这个结果,算不上大获全胜,但成功地守住了最核心的底线,为合作留下了继续发展的空间。
谈判归来,林家与合作小组的成员们都松了一口气,仿佛打了一场艰苦的保卫战。虽然“经典系列”的前景还未最终确定,但至少没有被对方一口吞掉。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拥有不可替代的核心技术,才是立足的根本。
然而,就在林家以为可以暂时喘息,专注于“大众系列”的联合开发时,刘技术员的一个电话,又带来了新的波澜。
电话里,刘技术员的语气有些复杂,他告诉林国栋:“林组长,厂里领导对你们提出的‘经典系列’很感兴趣,但也有一个新的想法。领导认为,既然‘经典系列’代表了最高工艺水准,应该赋予它更高的价值。厂里建议,可以考虑将‘经典系列’与我们厂计划推出的一个高端礼品茶项目进行绑定,甚至……考虑引入外部投资,成立一个独立的品牌运营公司来专门运作。 当然,这还只是个初步设想,想先听听你们的意见。”
独立品牌运营公司?引入外部投资?
这个消息,比之前“主导工艺”的要求,更加石破天惊!它意味着合作可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完全陌生的资本运作层面!
林家刚刚为守住工艺灵魂而庆幸,转眼间,又面临着一个可能彻底改变发展轨迹的巨大诱惑与风险!
这突如其来的“品牌化”、“公司化”构想,是通往更大成功的阶梯,还是一个充满未知的陷阱? 刚刚稳住阵脚的林家,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喜欢重生茶香暖八岁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茶香暖八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