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的卧室比张杰想象中更“人性化”——虽然墙面依旧是压抑的浅灰色,但至少摆了张单人床,铺着洗得发白的蓝色床单,床头有个简易的床头柜,上面放着一盏台灯和一个塑料水杯。卫生间在卧室隔壁,面积不大,却有热水,这对刚经历过时空穿越、浑身沾满雨水和泥污的张杰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奢侈。
他拧开淋浴头,温热的水流浇在身上,带走了连日的疲惫和狼狈。掌心的机甲核心被水流打湿,却没有任何反应,依旧是那副暗沉沉的模样,只有边缘的螺旋纹路在灯光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张杰盯着那块金属疙瘩,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纹路——这是他从2285年带来的唯一信物,也是他证明自己、阻止末日的唯一依仗,可现在,它像块普通的废铁,连一点能量波动都检测不到。
“必须尽快找到灵气节点。”张杰关掉淋浴,用毛巾擦着头发,心里盘算着,“2285年的资料里说,龙门山区有个低浓度灵气节点,就是不知道2017年还在不在……”
他穿好马宏让人送来的衣服——一套灰色的运动服,尺码稍微大了点,套在身上松松垮垮的。刚走出卧室,就看到马宏坐在客厅的金属桌旁,面前放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旁边还摊着几张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几个地名。
“醒了?”马宏头也没抬,手指还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过来坐,有东西给你看。”
张杰走过去,在马宏对面坐下,目光落在电脑屏幕上——上面是龙门山区的卫星地图,标注着海拔、植被覆盖率、地质结构等信息,其中一片区域被红笔圈了出来,旁边写着“鹰嘴崖”三个字。
“这是龙门山区的地质勘察报告。”马宏停下打字,把一张打印出来的纸推到张杰面前,“技术组查了近五年的资料,鹰嘴崖那一带属于页岩地质,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尤其是在暴雨天气下——你之前说,半月后那里会发山洪,三个地点会溃堤,是不是就是根据这个推断的?”
张杰拿起勘察报告,快速扫了几眼——上面的数据很详细,甚至标注了鹰嘴崖近三年的山体位移量,但这些在他眼里,都只是“表面现象”。他放下报告,摇了摇头:“不是推断,是我知道。2285年的历史记载里,2017年7月27号,江城会下一场特大暴雨,持续三天,龙门山区的鹰嘴崖、石板桥、龙王庙三个地方会先后溃堤,冲毁附近三个村庄,造成17人死亡,200多间房屋倒塌。”
他顿了顿,手指指向卫星地图上的另两个地点:“就是这里,石板桥下方的河床有暗沟,暴雨会导致暗沟坍塌,进而冲毁桥面;龙王庙旁边有个废弃的水库,堤坝年久失修,暴雨会让水库漫溢,最终溃堤。”
马宏看着张杰手指的位置,眉头皱了起来:“你说的这些,地质报告里都没有提到。石板桥的河床检测显示没有暗沟,龙王庙的水库去年刚做过加固,技术组的工程师说,溃堤的可能性不到1%。”
“那是因为他们没找到。”张杰语气肯定,“2285年的时候,灾后调查组在石板桥河床下10米处发现了一条宽2米的暗沟,是几十年前修建水库时留下的,后来被泥沙填埋,表面看不出来;龙王庙的水库加固只是‘表面功夫’,堤坝内部的裂缝没有修补,暴雨会让裂缝扩大,最终撑不住。”
马宏沉默了——他不是没怀疑过张杰是“地质专家”,可张杰说的这些细节,太具体了,甚至精确到了暗沟的深度和堤坝裂缝的位置,这不是普通地质专家能“推断”出来的,更像是……亲眼见过灾后的场景。
“我需要证据。”马宏抬眼看向张杰,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又带着一丝警惕,“光靠嘴说没用,你得给我一个能说服上级的理由——为什么要相信一个‘来自未来’的人,调动人力物力去防范一场‘可能不会发生’的山洪?”
张杰心里很清楚,马宏要的不是“证据”,是“底气”——他需要一个理由,去说服那些只相信数据和科学的上级,去冒一次“可能被当成笑话”的风险。而这个理由,只有时间能给。
“我给你半个月时间。”张杰看着马宏的眼睛,语气郑重,“7月27号之前,你派队去龙门山区,在鹰嘴崖、石板桥、龙王庙三个地方布置监测设备,再组织附近村民转移到高地。如果暴雨没来,或者溃堤点不对,我任凭你们处置;如果我说的都应验了,你就得相信我,帮我找到灵气节点,激活机甲核心。”
这是一场赌注——张杰赌的是自己来自未来的记忆,赌的是2285年历史记载的准确性;马宏赌的是眼前这个“疯子”可能说的是真话,赌的是那17条可能被挽救的生命。
马宏盯着张杰看了很久,久到张杰都以为他会拒绝的时候,他突然拿起对讲机,按下通话键:“通知行动组,准备去龙门山区,带齐地质探测设备和应急物资,明天一早出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