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笑了笑,没有回答,只是将目光转向远处——阳光正洒在坍塌的鹰嘴崖上,崖底的堰塞湖泛着粼粼波光,像一块破碎的镜子。他没法跟村支书解释,自己不是什么“技术骨干”,只是一个从未来回来的“时空过客”,那些关于溃堤的“预判”,不过是他记忆里已经发生过的历史。
马宏见状,立刻接过话头,拍了拍村支书的肩膀:“老张,他这是腼腆。咱们先不说这个,安置点的村民什么时候能回来?我们得帮着看看村里的房屋还能不能住,有没有隐藏的隐患。”
村支书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对啊!我这光顾着感谢了,还没跟村民们说呢!我现在就去通知,让大家分批回来看看,要是房屋没大碍,就先收拾收拾,等后续的灾后重建。”说着,他揣着鸡蛋和蔬菜,脚步匆匆地往安置点赶去。
看着村支书的背影,马宏转头看向张杰,眼神里没有了之前的警惕,多了几分真切的认同:“这次谢谢你。如果不是你,后果不堪设想。”
“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张杰语气平静,心里却泛起一丝暖意——这是他穿越到2017年以来,第一次听到有人真心实意地跟他说“谢谢”。他低头看了看掌心的机甲核心,突然觉得,这块暗沉沉的金属疙瘩,似乎也多了一丝温度。
接下来的两天,马宏和队员们忙着帮村民排查房屋隐患、清理道路上的淤泥和碎石,张杰也跟着一起忙活。他虽然没什么体力活经验,但在2285年学过的“基础工程学”派上了用场——他能准确判断出哪间房屋的墙体有裂缝、哪段道路的地基不稳,甚至还指导村民用简单的材料加固屋顶,避免后续下雨漏水。
村民们看张杰的眼神,从最初的“好奇”变成了“佩服”。有个叫王小二的年轻人,每天都跟着张杰,一口一个“张哥”地喊着,还总缠着张杰问:“张哥,你是不是以前在工地上干过啊?怎么什么都会?”
张杰每次都笑着打哈哈:“以前跟师傅学过一点,不算什么本事。”他没法跟王小二说,自己学的“工程学”,是2285年结合了灵气技术的“未来学科”,跟现在的工地经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7月30号下午,马宏接到了陈砚的电话,让他们立刻返回江城——非常规事件应对组要召开紧急会议,专门讨论这次龙门山区的“预言应验事件”。
收拾东西的时候,王小二抱着一筐自己家种的桃子,跑过来塞给张杰:“张哥,你们要走了啊?这桃子刚摘的,甜得很,你带在路上吃。”
张杰看着王小二黝黑的脸上满是不舍,心里有些感动,接过桃子说:“谢谢你,小二。以后要是遇到什么困难,记得给马队打电话,他会帮你们的。”
马宏也拍了拍王小二的肩膀:“放心,灾后重建的物资我们已经协调好了,过两天就会送过来。有什么事,随时联系我们。”
越野车驶离龙门村的时候,张杰从车窗里往外看,看到村民们都站在村口挥手,王小二举着一个写着“谢谢”的牌子,在人群里格外显眼。他心里突然有些酸涩——这些淳朴的村民,还不知道未来会面临怎样的灾难,而他,是唯一能阻止这场灾难的人。
回到江城后,马宏直接带着张杰去了非常规事件应对组的总部。总部设在一栋不起眼的写字楼里,外面挂着“江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的牌子,里面却戒备森严,走廊里每隔十米就有一个穿安保服的人值守,电梯需要刷卡才能进入,而且只能到达指定楼层。
陈砚的办公室在15楼,面积不大,却布置得很简洁——一张办公桌,一个书架,两把椅子,墙上挂着一张巨大的中国地图,上面用红笔圈着十几个地点,张杰一眼就看到了“龙门山区”的标记。
“坐。”陈砚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他比马宏年长几岁,头发有些花白,眼神却很锐利,落在张杰身上时,带着一种深沉的审视,“马宏已经跟我汇报了龙门山区的事,你预测的三个溃堤点,全部应验,而且没有造成任何人员伤亡——你很厉害。”
“我只是知道会发生什么。”张杰没有邀功,语气依旧平静。
陈砚点了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文件夹,推到张杰面前:“这里面是技术组整理的资料,关于你写的‘未来灾难清单’,他们又核实了几条,发现有些细节和现有的规划吻合——比如你提到的‘2020年某跨海大桥坍塌’,那座大桥目前正在规划中,设计方案还没公开,你却能说出桥的长度和建设地点,这很不寻常。”
张杰拿起文件夹,快速翻了几页——里面详细记录了技术组的核实结果,甚至附了大桥的规划图纸复印件。他心里清楚,这些“吻合”不是巧合,而是历史本来的轨迹,他只是提前说了出来。
“你到底是谁?”陈砚突然开口,语气严肃,“马宏说你来自2285年,说有‘仙族’会在2028年攻击地球,说人类的寿命被灵气封印限制——这些听起来很离谱,但你预言的山洪应验了,你说的大桥规划也吻合了,我需要一个解释,一个能让我相信你的解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请大家收藏:(m.zjsw.org)2285年穿越现世曝阴谋阻末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