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身热过亢与弃衣而走之象
(一)身热过亢的病理基础
“若身热过亢,便有不着衣物而奔走之象。”岐伯神情严肃地说道。身热过亢,是足阳明经热证发展到较为严重阶段的一种表现。如前文所述,足阳明胃经多血多气,外邪入侵后容易化热。当热邪在体内不断积聚,无法得到有效的宣泄时,就会出现身热过亢的情况。此时,人体的体温明显升高,可伴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症状。从中医病机来看,这是由于阳明经热盛,充斥于内外,导致人体的阴阳平衡失调,阳热之邪占据主导地位。
(二)弃衣而走的行为表现及原因
在身热过亢的状态下,人体会出现不着衣物而奔走的异常行为。这是因为热邪不仅影响了人体的生理功能,还扰乱了心神。阳明经热盛,上扰心神,使人心神不宁,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此时,人体为了缓解体内的燥热感,会本能地想要去除衣物,以增加散热。而奔走这一行为,则是人体在热扰心神的状态下,一种无意识的、试图通过运动来宣泄体内郁热的表现。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高热状态下,人体的神经系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出现精神症状,如谵妄、躁动等。这与中医理论中阳热亢盛扰动心神的观点是相契合的。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这种阳明经热盛导致的身热过亢及异常行为,往往需要采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方法来治疗,以清除体内的热邪,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
八、阳热亢盛与神志失常
(一)阳热亢盛扰动心神
“阳热亢盛扰动心神,使人神志失常。”岐伯语重心长地说道。心,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君主之官”,主神明,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宰。而足阳明胃经的气血与心神的安宁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阳明经阳热亢盛时,热邪会沿着经络上扰心神,影响心主神明的功能。阳明经热盛所产生的火热之邪,具有炎上、躁动的特性,它会扰乱心神的宁静,使心神无法正常地发挥其主宰作用。
(二)神志失常的具体表现
“胡言乱语、斥骂无忌,不辨亲疏,且不知饥饱,四处奔窜。”岐伯详细地描述着神志失常的症状。当阳热亢盛扰动心神后,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胡言乱语,是因为心神被扰,思维失去了正常的逻辑和条理,言语表达混乱无序;斥骂无忌、不辨亲疏,则是由于患者在热扰心神的状态下,情绪失控,无法正确地感知和判断周围的人和事,失去了正常的情感和道德约束;不知饥饱,是因为阳明经热盛影响了脾胃的正常功能,脾胃运化失常,同时热扰心神也导致人体对饥饱的感知出现异常;四处奔窜,如同前文所述,是人体在热扰心神、烦躁不安的状态下,一种试图通过运动来缓解体内不适的行为表现。在中医临床中,对于这种阳明经热盛导致的神志失常症状,常常采用清心泻火、开窍醒神等方法进行治疗,以清除热邪,恢复心神的正常功能。
九、论道的余韵与传承的期许
随着岐伯的讲解逐渐深入和结束,灵溪谷中的阳光似乎也变得更加柔和。紫萱静静地聆听着,眼神中满是领悟后的欣喜与对知识的敬畏。她微微起身,向岐伯行了一礼,说道:“先生,今日之教,如醍醐灌顶,让我对阳明脉解之奥秘有了更深的理解。然中医之道博大精深,此中诸多精妙之处,仍需我日后不断研习、体悟。”岐伯微笑着点头,目光中充满了赞许与期许:“中医之学,源远流长,《黄帝内经》乃医家之根本。阳明脉解不过是其中之一隅,你当以今日之所学为契机,不断探索,深入钻研,将这古老的医学智慧传承并发扬光大。”
此时,山谷中的微风轻轻拂过,溪边的花草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这场关于中医经典的深度探讨而欢呼。紫萱与岐伯收拾好桌上的《黄帝内经》,缓缓起身,一同漫步在灵溪谷中。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与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而美好。而关于阳明脉解的知识,也将如同这灵溪谷中的潺潺溪水,流淌在中医传承的长河之中,不断滋养着后世的医者,启迪着他们在医学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去解开更多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奥秘。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