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锋的提醒言犹在耳,如同给林辰火热的研究热情浇下了一盆冷水。校外的目光?这比他预想的来得更快,也更麻烦。校园内的规则再繁琐,至少明面上讲究证据和程序,而校外的世界,往往更加直接和……危险。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苏墨说得对,他现在需要的是实力、背景和神秘。实力需要时间恢复和积累;背景,暂时可以依靠“万象”项目和苏墨这块牌子;而神秘,则需要他小心翼翼地维持。
他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出,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苏墨的研究所里,一方面配合夏晚和雷震进行后续研究,另一方面则抓紧一切时间恢复伤势,并尝试梳理和巩固那强行施展“寂灭指”后带来的一些模糊感悟。
那一指,虽然反噬巨大,但也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对自身力量更深层次认知的大门。他感觉到,自己对“万象归流”和“动态灵枢场”的理解,似乎因为这次极限压榨而变得更加清晰和深刻。
就在他沉浸于恢复和研究时,苏墨带来了一个新的、同样充满挑战的消息。
“学校正式文件下来了。”苏墨将一份盖着红印的玉简递给林辰,“‘古法与现代应用’选修课,下周一正式开课。你是助教,这是你的课表和相关资料。”
林辰接过玉简,神识沉入,里面是详细的课程安排、教学大纲,以及……一百多名选修了这门课的学生名单。看着那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来自不同学院的标注,他感觉头皮有些发麻。
“我?助教?”林辰苦笑,“苏研究员,我自己都还是个半吊子,怎么教别人?”
“没人让你去教高深的理论。”苏墨淡淡道,“你的任务,是负责‘实践指导’部分。向学生们展示,那些看似古老的、落伍的理念和方法,如何在现代修真体系中找到新的生命力。比如,你那面护盾,那个宁神法门,甚至……你如何将‘感觉’与‘数据’结合的研究思路。”
他顿了顿,补充道:“这也是项目的一部分。我们需要扩大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教学相长,对你自身也是一种梳理和提升。而且,”他意味深长地看了林辰一眼,“站在讲台上,本身就是一种‘背景’和‘姿态’。”
林辰明白了。这是要把他和“万象”项目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推向更前台。风险与机遇并存。
“我试试看。”他点了点头,没有退缩。
接下来的几天,林辰几乎泡在了课程准备中。他不仅要熟悉教学大纲,还要准备实践演示的案例。他反复演练如何用尽可能通俗、又不失严谨的语言,来解释“自适应护盾”背后那套复杂的“动态灵枢场”理论,如何展示“复合宁神法门”对灵兽心神的微妙影响。
严老师不知从哪里听到了风声,居然主动找了过来,丢给他几本厚厚的《教学法概论》和《课堂组织与语言艺术》。
“哼,别到时候在讲台上丢人现眼,连话都说不利索!”严老师依旧是那副嫌弃的口吻,但眼神却透着一丝别扭的关心,“尤其是涉及到理论部分,引经据典要准确,逻辑要清晰!别把你那套‘感觉’、‘感悟’随便拿出来糊弄人!”
林辰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老老实实地接过了书。他发现,当自己真正沉下心去准备时,那些曾经觉得枯燥无比的教学理论,竟然真的能帮他更好地组织思路和表达。
开课的日子终于到来。
能够容纳两百人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不少学生站在走廊和后排。好奇、质疑、期待、审视……各种目光交织在一起,聚焦在讲台上。
苏墨做了简短的开场白,介绍了课程目标和意义,然后将主导权交给了林辰。
“下面,请我的助教,林辰同学,为大家带来本课程的第一堂实践导论课。”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林辰深吸一口气,走到了讲台中央。他穿着简单的修真学院制服,脸色因为伤势未完全恢复而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平静和坚定。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林辰。”他的声音通过扩音阵法清晰地传遍教室,没有怯场,也没有张扬,“今天,我们不谈高深的理论,也不讲复杂的公式。我们只聊一个字——‘用’。”
他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课程的核心。
“我们都知道,修真之道,源远流长。先辈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遗产,有煌煌大道,也有不起眼的微末技艺。但在标准化、效率化的今天,很多古老的智慧,似乎渐渐被遗忘,被贴上了‘落后’、‘低效’甚至‘无用’的标签。”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的是,这些被遗忘的‘古法’,是否真的毫无价值?我们能否换一个角度,用现代的眼光和工具,去重新发现、理解并‘用’好它们?”
他首先展示了那面“自适应灵力护盾”。没有直接说明原理,而是让台下一名自愿者上台,用标准火球术进行攻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说好的科学修真呢请大家收藏:(m.zjsw.org)说好的科学修真呢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