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散尽。
周墨从盐水桶里捞出的,不再是那个软趴趴的线圈。
它通体呈现出一种深沉的蓝黑色。
在昏暗的油灯下,那光泽内敛而危险。
一瞬间,它活了过来,被灌注了钢铁的筋骨与魂魄。
“这……成了?”
葛老铁凑过来,声音发虚。
他见过无数次淬火,却没有哪一次,像刚才那样,让他心脏快要从喉咙里跳出来。
周顾问对时机分毫不差的把握,近乎神鬼。
“还没。”周墨摇头。
他将淬火后的弹簧,放到离炉火稍远的一块铁板上,进行低温烘烤。
“淬火之后,钢硬,但也脆。”
“这最后一步叫‘回火’,是把那股脆劲儿去掉,只留下韧性和弹力。”
周墨盯着弹簧颜色的细微变化,嘴里解释着。
这个过程,同样考验着眼力。
当弹簧表面的蓝黑色,褪变成一种均匀的、带着金属光泽的深蓝时,周墨才将它取下,扔到一边自然冷却。
所有铁匠都看呆了。
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在看打铁,而是在见证一门关于火、水与钢铁的顶级艺术。
弹簧完全冷却。
周墨将它拿起,用两根手指捏住两端,轻轻一压。
小小的弹簧瞬间被压缩到底。
他松手。
“嗖!”
一声锐响!
弹簧骤然弹回原状,那股子干脆利落的爆发力,让在场所有人下意识地缩了下脖子。
“我的乖乖!”张小山失声惊呼。
“这玩意儿里头藏了只豹子吗?劲儿也太冲了!”
葛老铁一把抢过弹簧,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放在手心里反复按压,感受着那股强大而稳定的回弹力,脸上绽放出比炼出钢水时还要灿烂的狂喜。
“好!好东西!这才是弹簧!”
他猛地抬头,嘶吼道:“有了这玩意儿,咱们手榴弹的‘心’,就活了!”
弹簧的成功,让兵工厂的士气再攀顶峰。
最难的骨头,啃下来了。
剩下的零件,虽然精细,但在万能的车床和工匠们日益精进的手艺面前,已不再是天堑。
击针、拉火环、保险销……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一个个引信零件被锻打、车削、打磨出来。
周墨看着这股狂热的生产劲头,却在所有人最兴奋的时候,叫停了工作。
“从今天起,成立三个小组!”
周墨的声音洪亮,让喧闹的厂房瞬间安静。
“第一组,铸造组!葛厂长你亲自带队!”
“就干一件事,用钢模和砂芯,玩命地浇弹体!”
“我只有一个要求,出来的每一个铁壳子,重量、尺寸,必须一模一样!”
“是!”葛老铁胸膛拍得山响。
“第二组,机加组!王石头带队!”
“操作车床,专门加工引信零件!”
“同样的要求,每一个零件,严格按照图纸尺寸来,差一根头发丝,都算废品!”
“是!”王石头挺直腰杆,眼神里满是责任。
周墨的目光,最后落在文书陈曦身上。
陈曦一愣,心里打起鼓来。
他是个文弱书生,除了写写画画,这种粗活他可干不来。
“第三组,质检组!由陈曦同志,担任组长!”
话音落下,满场皆惊。
“质检组?”陈曦扶了扶眼镜,满脸茫然。
“周顾问,这是……做什么?”
“质量检验!”
周墨的声音变得无比严肃。
“你的任务,就是把前面两个组生产出来的所有东西,不管是弹体,还是螺丝,用卡尺和图纸,一个一个地去比对,去检查!”
“合格的,盖上‘合格’戳,进入下一环节。”
周墨的目光扫过葛老铁和王石头,眼神锐利得像刀子。
“不合格的,不管是谁做的,不管花了多大功夫,一律扔进废品堆!”
“当场销毁,拿去回炉!”
“啊?!”
工匠们当场就炸了锅。
辛辛苦苦做出来的东西,就因为一点点瑕疵,就要当废品扔了?
这也太可惜了!
葛老铁的脸皮也狠狠抽搐了一下,他想张嘴,却被周墨那不容置疑的眼神给堵了回去。
“周顾问,我……我能行吗?”
陈曦心里彻底没底。
这个“质检组长”,简直就是“生死判官”。
得罪人不说,万一看走了眼,放过去一个不合格的零件,将来在战场上,就是要出人命的!
“你行。”
周墨看着他,语气斩钉截铁。
“你识字,懂图纸,心细,有责任心。这个位置,只有你最合适。”
“记住,陈曦同志。”
周墨的声音压低,却像重锤敲在陈曦心上。
“你的手里,握着的不是冰冷的零件,是前线每一个战士的命!”
“你的眼睛,就是我们兵工厂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句话,像一座山,沉甸甸地压在陈曦的肩膀上。
他看着周墨那双充满信任的眼睛,又看了看周围工匠们复杂的眼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请大家收藏:(m.zjsw.org)抗战:你管这叫军械维修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