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将信将疑:“这……能行吗?老祖宗可没这么干过。”
“试试看嘛,”李振邦鼓励道,“就算效果不明显,也不会损失什么。万一有效,明年就能多打点粮食。”
同时,李振邦也想到了引种。他记得东北地区后来是玉米和大豆的主产区。他通过公安局的内部渠道,查阅了一些有限的农业资料(主要是解放前留下的零星记载和解放后的一些推广宣传册),了解到在吉林、辽宁等地,似乎有一些表现较好的地方品种。他琢磨着,是否可以通过组织渠道,想办法与其他地区的农业部门或者试验站取得联系,交换或引进少量不同的作物品种,在本地进行小范围的试种对比。
这显然比在工厂搞技术革新要复杂和困难得多,涉及的程序更多,周期也更长。但他觉得值得尝试。他将这个想法整理成一份简单的建议报告,通过周队长提交给了上级部门,着重强调了良种对巩固工农联盟、保障城市供应、支援前线的重要意义。
报告提交上去后,一时没有回音。李振邦也知道这事急不来,他继续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向遇到的农民宣传“选好种”的重要性。他甚至在公安局宿舍后面的一小片空地上,自己开垦了一小块“试验田”,从老乡那里要来了几种不同的本地玉米和豆子种子,打算按照不同的间距、深度播种,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他这个举动,起初还被小陈等同事笑话是“想改行当农民”,但看到他认真的样子,大家也就由他去了。
时光在忙碌中流逝,春深夏浅,北国的天气彻底暖和起来。工厂里的生产竞赛热火朝天,田间地头的禾苗也开始奋力生长。敌特案件的调查仍在胶着中进行,压力始终存在,但李振邦的心态却更加平和与坚定。他守护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秩序,更是这片土地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希望与实践。无论是轰鸣的机床旁流淌的汗水,还是寂静田野里孕育的新绿,都让他感受到一种蓬勃的、不可阻挡的力量。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zjsw.org)沪上警事:1950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