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的进攻比预想的还要猛烈。天刚亮,炮火就覆盖了整个前沿阵地。李振邦所在的运输连驻地也遭到了炮击。
陈连长下令全连进入防炮洞。李振邦把装信的箱子紧紧抱在怀里,跟着战士们钻进了一个狭小的防炮洞。
炮击持续了一个小时。当炮声停歇,他们钻出防炮洞时,发现连部所在的掩体已经被炸塌了一半。
“快抢救物资!”陈连长嘶哑着嗓子喊道。
李振邦第一个冲进半塌的掩体,把装信的箱子一个个搬出来。这些信件比任何物资都要重要。有个战士要帮他,他摇摇头:“你去搬弹药,这里我来。”
在搬最后一个箱子时,余震突然发生,掩体彻底塌了下来。李振邦被埋在了下面。
“李同志!”金大成惊呼着冲过来,和其他战士一起用手扒开泥土。
五分钟后,他们把李振邦挖了出来。他满脸是血,但怀里还紧紧抱着那个装信的箱子。
“我没事。”李振邦抹了把脸上的血,“快看看信件受损没有。”
经过检查,只有最上面的几封信被泥土弄脏了,其他都完好无损。李振邦这才松了口气。
这时,通讯员送来紧急通知:敌军突破了左翼阵地,运输连要立即转移。
“往哪里转移?”陈连长问。
“二号备用阵地。”通讯员回答。
李振邦立即开始收拾。他把信件分成三份,用油布包好,分别装在三个箱子里。这样即使丢失一个箱子,也不会损失全部信件。
“金大成,你带一队人护送重伤员先走。”李振邦分配任务,“小王,你带通讯班转移设备。我负责断后。”
陈连长不同意:“老李,你是非战斗人员,跟第一批撤退。”
李振邦摇头:“这些信件和军邮记录最重要,我必须确保它们安全转移。”
最终陈连长妥协了。李振邦带着五个战士留在最后,负责销毁不能带走的物资。
敌军越来越近,枪声已经清晰可闻。李振邦指挥战士们把带不走的粮食和弹药集中在一起,准备引爆。
“李同志,你们快走!”负责引爆的战士喊道。
“一起走。”李振邦坚持。
引爆炸药后,他们快速向二号阵地转移。路上不断有流弹从头顶飞过。
到达二号阵地时,李振邦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个战士。
“小张呢?”他问。
“刚才过小河时中弹了。”一个战士低声说。
李振邦二话不说,转身就要回去救人。
“太危险了!”金大成拉住他。
“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同志。”李振邦挣脱他的手。
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李振邦很快找到了受伤的小张。小张腿部中弹,血流不止。
“李同志,别管我,你快走!”小张挣扎着说。
“别说傻话。”李振邦撕开自己的衬衣,快速为小张包扎。
这时,一队敌军发现了他们,开始包抄过来。李振邦观察地形,发现左边有个山洞。
“坚持住,我们到那里躲一躲。”他扶起小张,艰难地向山洞移动。
山洞很隐蔽,但也很浅,只能勉强容纳两个人。李振邦把小张安顿好,自己守在洞口。
敌军在附近搜索,脚步声越来越近。李振邦握紧手中的枪,屏住呼吸。
就在这时,他想起挎包里还有两颗手榴弹。这是临走时陈连长塞给他的,原本是为了在最后时刻与重要文件同归于尽。
李振邦灵机一动,取出其中一颗手榴弹,用细线系在洞口的两棵树之间,做成一个简易绊雷。
这个方法是他在现代军事教材上学到的。虽然简单,但在这种地形很有效。
果然,搜索的敌军触发了绊雷,手榴弹爆炸,造成了一死两伤。剩下的敌军不敢再贸然前进,只好撤退。
等到枪声远去,李振邦才背起小张,继续向二号阵地转移。
到达二号阵地时,天已经黑了。陈连长见到他们,又惊又喜:“老李,你可算回来了!”
小张被立即送往医疗点。医生说,如果不是止血及时,他很可能因失血过多而死。
这次转移,运输连损失了八名战士,还有大量物资。但所有的信件和军邮记录都完好无损。
晚上,李振邦在煤油灯下整理军邮记录。金大成坐在他旁边,默默地擦着枪。
“李同志,今天谢谢你。”金大成突然说。
“谢什么?”
“要不是你,小张就回不来了。”金大成停顿了一下,“你知道吗,小张才十九岁,家里就他一个儿子。”
李振邦没有说话,只是把整理记录的动作放慢了一些。
第二天,局势更加严峻。敌军完全切断了运输连与后方的联系,他们被困在二号阵地,弹药和粮食都不多了。
陈连长召集干部开会。大家的脸色都很凝重。
“粮食还能坚持三天,弹药更少,只够一次像样的防御战。”后勤排长汇报。
李振邦提出建议:“我知道有一条小路,也许可以通到后方。让我带几个人去试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沪上警事:1950请大家收藏:(m.zjsw.org)沪上警事:1950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