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军都督府已经开始运行。
尽管行在简陋,但科举作为天下文脉所系、士心所向,其重启的象征意义巨大。
内阁和礼部已经拿出具体方案。
此次科考以“永历中兴恩科”的名义开考,明确此次为战乱特殊取士,后续根据局势再定常规科考。
考试时间定在今年十月,5月决策至10月开考,间隔5个月,能让桂北、桂东、粤西、湘南等朝廷控制区的考生,避开战乱路段风险,辗转抵达桂林。
同时也有充足的时间将此事传遍天下,以吸引还心向大明的士子来桂参加科考。
此次科考一方面是向全天下宣告,大明存续、秩序重建的信号,收拢民心,对抗满清剃发易服的文化压迫。
同时也是在和建奴争夺人才。
诏书以皇帝的名义颁行四方,言辞恳切又充满悲壮,强调“国家板荡,更需忠贞之士共扶社稷”,“于桂林开科取士,非为苟安,实为中兴遴选栋梁”。
旨意中强调不拘一格揽人才,以济抗清急需,弱化形式主义,突出实用导向。
同时明确了放宽户籍限制,允许流民、失籍生员自陈履历报名,无需繁琐学籍证明。
礼部商议一番之后,给朱由榔呈报了此次科考题目。
朱由榔看后极为不满,这帮人还是按照和平时期的科举考试内容设置题目。
思索再三,朱由榔招来内阁和礼部一众大臣,明确提出删减《四书》《五经》的繁琐阐释题型。
保留1道基础经义题,重点增加3类核心题型。
时务策,围绕 “如何稳固广西防线、安抚土司、筹措军粮、联络抗清义军” 等实际问题作答。
军事谋略题,要求针对清军南征战术,提出防御或反击方案,无需专业军事知识,侧重逻辑与大局观。
地方治理题,设计 “战乱后招抚流民、恢复生产” 的具体措施。
录取标准,不唯文采,优先选拔懂军政、善民政、通边事的人才,策论中能提出抗清策略、地方治理方案者,直接破格录取。
在筹备科举的同时,大明讲武堂也同样在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的协同下开始设立筹备。
桂林靖江王府西侧的旧武备库内,工匠们正忙着清理积尘、夯筑演武台。
讲武堂选址敲定靖江王府武备库及附属演武场。
其一,此处曾是明朝宗室操练护卫的场所,原有箭楼、马厩、兵器库遗迹,稍加修缮即可使用,省去新建之劳。
其二,王府地处桂林内城,北临漓江、西靠宝积山,易守难攻。
其三,与筹备科举的桂林府学宫隔街相望,形成“文治武功”咫尺呼应的格局,暗合文武相济的治国思路。
讲武堂设速成班和进阶班,速成班优先培养基层伍长、哨官,进阶班侧重百户、千户等中层和基层军官。
课程设置,分“忠义课”“武艺课”“战术课”三类。
忠义课由瞿式耜每周亲授,讲岳飞抗金、文天祥殉国事迹。
武艺课每日辰时到午时,练长枪、腰刀、弓箭及近身搏杀,由焦琏麾下得力校尉任教。
战术课午后进行,沙盘推演城防、山地伏击、江面阻敌等实战场景。
讲武堂师资配置,山长由朱由榔亲任,掌精神引领与战略方向,总办由秦良玉兼任协理山长,掌战术统筹,副总办为焦琏掌军事训练与日常管理。
实战教官则由京营、白杆兵、桂林卫中百战老卒以及中高级军官轮流担任。
同时在陈邦傅伏诛、其党羽被大规模清算之后,朝廷以雷霆手段接管了广西全境。
大量此前依附陈邦傅或态度暧昧的士绅豪强被抄家,他们的田产被收归“官田”,这为清丈工作打开了一个突破口,也极大地震慑了地方势力。
整个广西全省的田亩清丈在户部尚书严起恒的总领下开始推行。
朱由榔的旨意已经传达到整个广西全境。
旨意明确宣布“清丈田亩,非为增税,实为均平赋役,苏解民困,以充国用,克复中原”。
严起恒领导户部制定了详细的《清丈条例》,对测量工具步弓、绳尺的统一、田亩等级上、中、下、瘠、登记格式等都做了严格规定。
严起恒从户部、都察院中抽调精干人员,组成数支“清丈使”队伍。
每队配备户部主事一人为领队,御史一人负责监察,以及雇佣或征调的熟悉本地情况、懂得测量的算手、书手和弓手。
朱由榔也命赵城将之前投入香火劝捐一事的锦衣卫抽调干员进入清丈使队伍。
同时从京营之中抽调一半兵马,负责保护清丈队伍,同时震慑宵小,必要时弹压阻碍朝廷政策推行的人。
清丈首先从桂林府及其周边州县开始。
队伍下乡,旗帜鲜明,首先张贴告示,宣讲朝廷旨意,然后择日于田间地头,拉绳丈量。
初期,在朝廷兵威正盛、且刚刚经历一轮政治清洗的背景下,过程相对顺利。
大量此前被豪强隐匿的田土被重新登记入册,许多“投献”于权势门下以逃避赋役的自耕农,也被甄别出来,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