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数日的精心准备,清晖园的“教室”再次迎来了它的听众。李世民、长孙皇后端坐后排,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程咬金、尉迟恭等重臣悉数在列,前排则是以太子李承乾为首,包括魏王李泰、长乐公主李丽质以及长孙冲、房遗直等一众年轻子弟。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昊身上,尤其是那些重臣,眼神复杂,既带着对“不会白吃亏”承诺的探究,也隐含着对未知“经济”之学的审慎。
林昊站在木板前,神色从容。他没有直接抛出那些惊世骇俗的概念,而是从最基础的问题切入。
“诸位,今日我们不谈经史,不论格物,只问一个问题:何为国之财富?”林昊目光扫过众人,“是堆满府库的金银铜钱?是遍布天下的粮仓米粟?还是……别的什么?”
程咬金率先嚷嚷:“那当然是金银和粮食!有了这些,就能养兵、赈灾、修宫殿!”
不少人微微颔首,这是最直观的认知。
林昊却摇了摇头:“卢国公所言,是财富的形态,却非财富的根本。”他拿起炭笔,写下“生产力”三个字。
“真正的财富,是一个国家能够生产出多少物品、提供多少服务的能力。”他解释道,“金银本身不能吃,不能穿,它们只是衡量和交换这些实实在在的物品与服务的‘尺子’和‘媒介’。”
他引入了一个对古人而言极其新颖的概念:“我们要关注的,不是库房里存了多少‘尺子’,而是如何让打造物品、种植粮食的速度更快、数量更多、质量更好!这就是提升‘生产力’。”
接着,他话锋一转,开始潜移默化地引导:“当我大唐的生产力提升,生产出的物品远远超过自身所需时,我们该如何处置这些多出来的财富?”
他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描绘了一幅图景:“诸位可知道,在极西之地,有一些蕞尔小国,本国物产并不丰富,却凭借坚船利炮,航行万里,用他们的货物换取他邦的金银、香料、珍宝,甚至……直接占据土地,奴役他人,以此攫取巨利,供养其国,使其虽弹丸之地,却富庶无比。”
“殖民掠夺”、“对外扩张”的概念,被他用平实的语言,巧妙地植入到了“处置多余财富”的逻辑链条中。李世民的眼神微微闪烁,程咬金、尉迟恭等武将更是呼吸粗重了几分,开疆拓土、掠夺财富,这是刻在武将基因里的渴望。
“当然,我大唐乃礼仪之邦,王道之师,不必如蛮夷般赤裸掠夺。”林昊适时地拔高姿态,“但我们完全可以,也应该,用我们更精美、更廉价、更多量的货物,去交换我们所需要的东西,让全天下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大唐!”
这时,他抛出了第一个金融概念:“而要方便地进行这种跨越万里的大贸易,依靠沉重的铜钱金银极为不便。我们可以……发行纸币!”
“纸币?”众人愕然。
“对,一种以朝廷信誉为担保,轻薄便于携带的纸券。”林昊详细解释了以白银作为锚定物,发行白银纸币(宝钞)的构想。“规定宝钞与白银可自由兑换,百姓和商人信任朝廷,便会乐于使用宝钞。如此一来,国内商业流通将大大便利。”
然后,他祭出了更狠的一招——离岸白银体系。
“而对于海外贸易,我们还可以发行一种特殊的‘离岸白银宝钞’。”林昊眼中闪烁着资本的光芒,“这种宝钞,只在海外藩商、番邦之间流通,也声称可以兑换白银,但兑换地点设在大唐指定的港口(如广州、泉州),并且有诸多限制。”
他深入浅出地解释其奥妙:“我们可以利用大唐无与伦比的信誉和强大的商品输出能力,让番邦商人接受并习惯使用这种‘离岸宝钞’进行结算。他们用实实在在的金银、物资,换来我们印制的‘纸’。而我们,则用这些‘纸’,锚定白银的单轨制,实际上是以极低的成本(纸张和印刷),攫取了海外的真实财富!这,就是一种更高明的‘收割’!”
这番操作,听得房玄龄、长孙无忌这等精于算计的人物都目瞪口呆,心跳加速!他们瞬间明白了林昊之前所说的“不会白吃亏”是什么意思!如果这条路能走通,从海外攫取的利润将是天文数字,足以弥补他们在土地税赋上的“损失”,甚至远远超过!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必须有足够多、足够好、足够便宜的商品,让全世界都离不开我们大唐的货物!”林昊适时地抛出了他的技术利器。
他展开一幅图纸,上面画着结构精巧的飞梭织布机。
“此物,名为飞梭织布机。”林昊的声音带着自信,“经过我的计算和改进,其织布效率,远超当下所用织机数倍乃至十数倍!一旦推广,我大唐的布匹产量将急剧增长,成本则将大幅下降!”
他描绘出诱人的前景:“届时,我们生产的优质布匹,价格将低到让西域胡商、南洋岛夷无法抗拒!他们只能用他们的白银、香料、珠宝来换!我们还可以制定规则,要求他们必须使用我们的‘离岸宝钞’结算!如此循环,全世界的白银和财富,将如同百川归海,汇入大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