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仪殿的密议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未公开,但其引发的涟漪却迅速扩散至大唐帝国庞大官僚体系的某些关键节点,一场静默而坚决的变革悄然拉开了序幕。
将作监,深夜的灯火
将作监最深处一间守卫森严的工坊内,灯火彻夜通明。几位须发皆白、代表着大唐最高技艺水平的老匠师,正围着一台结构精巧的木制机械,神情从最初的困惑、质疑,逐渐转变为难以置信的震惊与狂热。
他们手中拿着由宫中直接下发、标注为“绝密”的图纸——飞梭织布机的改进详图。一开始,他们对图中那些滑车、弹簧、梭箱的设计嗤之以鼻,认为违背了传统织机的力学原理。但在监丞(已得到房玄龄亲自叮嘱,知晓此事干系重大)的严令下,他们还是依图打造了出来。
当第一台样机组装完成,一名熟练的织工在指导下尝试操作时——
“咻——啪!咻——啪!”
梭子在弹簧和滑车的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经线间往复穿行,效率何止提升了数倍!织机发出的声音都变得急促而富有节奏感。
老匠师们瞪大了眼睛,死死盯着那飞快成形的布帛,手指微微颤抖。
“神乎其技……真乃神乎其技!”为首的老匠师喃喃自语,他仿佛看到了无数织机同时轰鸣,布匹如同流水般涌出的景象。“这……这林先生,究竟是……”
监丞肃容道:“诸位,此乃国之重器,陛下亲命!尔等任务,乃是吃透此机制造、改进之法,并严格保密。不久后,将在特定工坊秘密投产。切记,图纸不得外泄,参与工匠皆需登记在册,严加管束!”
“卑职明白!”老匠师们躬身领命,看向那飞梭织布机的眼神,已如同看待稀世珍宝。
军器监,山谷中的闷响
远离长安的一处偏僻山谷,已被划为军事禁区,外围由百骑司精锐伪装成猎户、山民层层设卡。谷内,一片新搭建的工棚依山而建。
英国公李积与卫国公李靖,这两位军神级人物,难得地同时出现在此。他们面前,摆放着林昊提供的火药最佳配方(简化安全版)和“震天雷”的铸造工艺图。
工匠都是精心挑选的军中老匠及其子弟,背景清白,家眷已被妥善“安置”。他们正在李靖亲自指导下,严格按照比例配制火药,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远离任何火源。
另一边,几个特制的厚壁黏土坩埚炉正在熊熊燃烧,工匠们挥汗如雨,将生铁熔化成铁水,然后注入到布满深槽的卵形砂模中——正是在铸造“震天雷”的外壳。
“轰!”
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从远处的试验场传来,地面微颤。那是又一次“震天雷”的试爆。
李积抚须,眼中精光闪烁:“药师,以此物之威,破坚城,摧敌阵,如同儿戏。只是……产量太低,铸造、装药,皆需时日。”
李靖目光沉静:“茂公所言极是。此物乃杀手锏,不可轻用,亦不可不备。当前首要,是建立稳定产线,熟稔工艺,训练掷弹精兵。陛下已下令,优先调拨铁矿、硝石、硫磺至此。”
山谷中,叮叮当当的铸造声与偶尔的闷响,预示着大唐军队的未来,正在这里被重新锻造。
州县地方,暗流涌动的清丈
与此同时,在朝廷掌控力较强的关内道、河东道部分州县,一场名为“核查户籍,均平徭役”的运动,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展开了。由户部与御史台联合派出的干练官员,手持新的勘测工具和账册,开始重新核对人丁、田亩。
动作很轻,理由也冠冕堂皇。但嗅觉灵敏的地方豪强和世家代理人,还是从中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朝廷这是要作甚?好端端的,为何突然如此细致地核查田亩?”某州郡的世家庄园内,族老聚集,忧心忡忡。
“说是均平徭役,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听说长安那边,陛下近来与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走动频繁,恐有大事发生……”
“派人去打探!务必弄清楚朝廷的真正意图!”
阻力在暗中滋生,拖延、隐瞒、甚至轻微的对抗开始出现。但负责此事的官员们似乎极有耐心,并不急于求成,只是稳扎稳打,一点点地推进,如同春雨润物,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旧有秩序的根基。
沿海港口,悄然变化的船坞
登州、扬州等主要港口,官方督造的船厂接到了新的指令:建造更大、更坚固的“漕运海船”,以“增强海运,平抑粮价,清剿日益猖獗的海寇”。
工匠们发现,新船的设计与以往不同,龙骨更粗壮,船体更宽,结构也更适合远洋航行。招募水手和士卒的训练,也前所未有地强调了海上航行、搏斗以及……登陆作战的科目。
一些精于绘图、通晓番语、或是身手矫健之人,被秘密甄别出来,集中进行特殊的训练。他们的未来,将混迹于商队,去往那海图之外的岛屿与大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