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试射的巨大成功以及随后敲定的轻重火炮并行发展方案,如同给原本就在加速运转的大唐帝国机器注入了一剂强效的燃料。将作监下属新成立的、戒备森严的火器工坊内,炉火日夜不熄,工匠们在严格保密与丰厚赏赐的双重驱动下,按照改进后的工艺流程,开始小批量地浇铸新的炮管,打磨弹丸,配制颗粒化火药。李靖、李积等人更是频繁往来于工坊与京郊新设立的、更为隐秘的炮兵训练场之间,督导训练第一批炮兵操典,摸索战术战法。
整个帝国的军事体系,正在以一种外人难以察觉的方式,进行着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然而,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备战氛围中,一条来自遥远东方的密报,如同投入滚油中的水滴,瞬间引发了更加剧烈的反应。
半月后,一个平静的午后,百骑司统领张阿难神色凝重,手持一封带有特殊火漆标记的密信,疾步走入两仪殿。
“陛下,登州急报!混入倭国商队之内线,已传回消息!”张阿难的声音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
李世民正在批阅奏章,闻声立刻抬头,目光锐利:“讲!”
“遵照陛下密令及林先生此前所指示之大略方位,我细作历经艰险,已于倭国西境,确凿发现大型银矿矿脉!”张阿难展开密信,快速禀报,“其矿脉露头明显,范围极广,当地土人已有零星开采,然其法粗陋,全然不知其下所蕴之巨!据细作初步观测估算,其储量……恐远超我朝目前所知天下诸银矿之总和!此矿,当地土人称‘石见国’之山。”
石见银矿!
李世民手中的朱笔“啪”地一声落在御案上,染红了一小片奏疏。他猛地站起身,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炽热光芒!
尽管林昊早在之前的课程中,就曾以“后世所知”为由,明确地提及过倭国存在超级银矿,并大致指出了方位。但当这个消息被己方细作实地确认,尤其是听到“远超天下诸银矿之总和”这个判断时,所带来的冲击力依然是无与伦比的!
那不仅仅是白银,那是源源不断的财力,是支撑庞大军队、推行各项改革、打造盛世帝国的血液!是足以让大唐国力再上一个甚至几个台阶的惊天财富!
巨大的惊喜之后,是极致的冷静与随之而来的决断。李世民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狂澜,目光变得如同鹰隼般锐利。
“消息可曾泄露?”他沉声问道,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
“绝无泄露!”张阿难斩钉截铁,“内线以性命担保,消息传递渠道绝对安全,倭国当地对此矿价值一无所知,仅视作寻常山石。”
“好!”李世民重重点头,立刻走向一旁悬挂的巨大海疆舆图,目光锁定在登州与倭国之间的那片海域。
晚上,两仪殿偏殿,门窗紧闭,炉火将众人的脸庞映照得明暗不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激动、贪婪与谨慎的复杂气息。李世民端坐主位,左侧是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李积等谋臣帅才,右侧是程知节、尉迟敬德等猛将,林昊与太子李承乾则坐在稍靠近李世民的位置。所有人的中心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处置已确认存在的、储量惊天的石见银矿。
“消息,诸卿都已知晓。”李世民开门见山,目光如炬扫过众人,“倭国石见,确有如林先生所言,银山矗立,其富,无可估量。现在,都说说吧,我大唐下一步,该当如何?尽管畅所欲言。”
他话音刚落,性烈如火的程知节便霍然起身,声若洪钟:“陛下!这还有啥好说的?!如此金山银山,放在那蕞尔小国、蛮夷之地,岂不是暴殄天物?当立即点齐兵马,打造海船,俺老程愿为先锋,直接跨海杀将过去,把那银山抢过来!从此我大唐国库,再无穷匮之忧!”
尉迟敬德亦是虎目圆睁,瓮声附和:“陛下,程胖子说得在理!倭国寡弱,听闻其国内纷争不断,正是一举拿下之良机!以我大唐兵锋之盛,加之如今已有火炮神威,踏平彼岛,夺取银矿,易如反掌!”
两位猛将的主张简单直接,充满了开国武将的扩张性与对财富的赤裸渴望。
然而,文臣首领房玄龄却缓缓摇头,持重地开口:“知节、敬德,稍安勿躁。跨海远征,非同小可。倭国虽寡弱,然隔海相望,我大军远征,补给线漫长,风向水文皆是变数。若其据岛死守,或与其他势力勾结,恐生不测。且如今朝廷多项改革并举,国库虽渐盈,然同时支撑大规模跨海征战与国内建设,力有未逮。一旦陷入僵局,或被拖入长期战争,则国内生变,反为不美。”
长孙无忌也沉吟道:“玄龄兄所言甚是。况且,我大唐乃天朝上国,若无故兴兵跨海,虽得实利,然于‘义’字有亏,恐惹周边诸国非议,寒了归附者之心。需有一个……站得住脚的由头。”
李靖作为军神,考虑得更为实际:“陛下,二位将军求战心切,臣能理解。然我大唐水师新建,尚未经历大战检验;火器虽利,然储备不足,尤以海战所需之火炮、弹药为甚。仓促跨海,胜算虽有,然风险亦巨。不若先巩固根本,待水师成军、火器充足,再图远征,方可保万无一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