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政殿内与李世民一番深入交谈后,林昊心中那块关于国子监新学的石头算是初步落了地。内殿里,长孙皇后与李丽质的私房话也似乎告一段落,传来阵阵温馨的笑语。
时近正午,长孙皇后心情极佳,温言留膳。帝后二人与新婚燕尔的女儿、女婿在立政殿偏殿共用了一顿不算过于奢华,却极尽精巧、充满家庭氛围的午膳。席间,李世民虽不再谈论国事,但偶尔问及林昊对日常物件的见解,也颇觉新颖有趣。长孙皇后则不断关切地让李丽质多用些滋补的羹汤,目光中满是慈爱。李丽质初为人妇,在父母面前尚带几分娇羞,但在林昊身边,眉宇间已自然流露出依赖与安宁。
膳毕,又饮了一盏消食的茶汤,林昊与李丽质便起身告退。李世民叮嘱了几句“闲暇时常进宫来看看”,长孙皇后则拉着女儿的手,又细细嘱咐了些夫妻相处、主持中馈的体己话,这才放他们离去。
出了宫门,清源侯府的马车早已候在丹凤门外。随行护卫的,正是那批由程咬金和尉迟恭精心挑选、现已转为侯府部曲的百战老卒。他们虽已脱下制式的明光铠,换上了侯府护卫的常服,但那股子经沙场淬炼出的精悍气息与严谨作风却丝毫未变。见林昊与李丽质相携而出,护卫首领——一位面容沉稳、眼神锐利的中年汉子,立刻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动作干净利落,随后无声地指挥手下散开,形成一道无形却严密的安全屏障,将马车护在中央。
马车平稳地驶过长安城宽阔的天街,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辘辘的声响。车内铺着软垫,空间宽敞,陈设雅致。李丽质轻轻靠在林昊肩头,脸上带着一丝倦意,更多的是满足。离了皇宫,在这方属于他们两人的小天地里,她才真正松弛下来。
“郎君,与父皇谈得可还顺利?”她轻声问道,声音带着些许慵懒。
林昊握住她的手,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嗯,岳父大人深谋远虑,已准了国子监新科之事。后续还需与太子殿下及孔祭酒他们细细商议章程。”
李丽质对朝政细节并不十分关心,但听到事情顺利,也为林昊感到高兴。“那就好。只是如此一来,郎君日后怕是更要忙碌了。”
“无妨,”林昊笑道,“做些有意义的事,总比虚度光阴要好。只是难免会少些时间陪伴殿下。”
李丽质抬起头,明眸中含着笑意:“郎君说的哪里话,夫妻本是一体,你志在四方,妾身自是支持。只要……只要心里记得家中有人等候便好。”
言语间,温情脉脉。马车穿过熙攘的街市,很快便回到了开化坊的清源侯府。
府门前的侍卫见主人归来,肃然行礼。早有管事和侍女在门内迎候。回到这座完全属于他们的府邸,无论是林昊还是李丽质,都感到一种由衷的放松与自在。
李丽质毕竟起得早,又在宫中耗了不少精神,面上倦色更浓。林昊便柔声道:“殿下先去歇息片刻吧,我正好去书房,将今日与岳父大人所谈的一些想法整理下来。”
李丽质乖巧点头,在贴身侍女的簇拥下回后宅寝殿休息。而林昊则径直去了外书房。
书房内,笔墨纸砚一应俱全,陈设简洁而实用。林昊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案前,并未立即动笔,而是沉思起来。
李世民的首肯,只是第一步。国子监新科,触动的是延续数百年的选官与教育体系根基,更是直接挑战世家大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垄断地位。可以想见,即便有皇帝和太子的支持,未来的阻力也绝不会小。
“寒门学子……”林昊喃喃自语。这固然是打破阶层固化的一把利剑,但寒门学子基础薄弱,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超越时代的知识,并形成能与旧有学问体系抗衡的力量,绝非易事。教材的编写、教学的方法,都需要他耗费无数心力去摸索、打造。
他铺开宣纸,磨墨润笔,开始将自己脑海中关于课程设置、选拔标准、初期教学计划的构想一一落于纸上。这些文字,将是他接下来与李承乾、孔颖达等人商议的基础。
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房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游走的沙沙声。林昊知道,从他决定接受太子提议,走出清晖园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经踏上了一条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全新道路。这条路上,有明君的支持,有娇妻的陪伴,亦有未知的风浪。但他眼神坚定,笔下不停,既然选择了这条路,他便要一步一个脚印,为这个时代,留下些不一样的印记。
不知过了多久,窗外传来细微的脚步声,是侍女前来请示是否要用晚膳。林昊这才从纷繁的思绪中回过神来,放下笔,看着写满字迹的纸张,长长舒了一口气。
革新之轮,已然开始转动。而他的家,他在这大唐的根,也在这座清源侯府中,悄然扎下。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袍,向着后宅走去,那里,有等他共进晚餐的佳人,有他在这煌煌大唐,最初的温暖与牵绊。夕阳的余晖将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映在通往内院的回廊上,沉稳而坚定。
(感谢“小兕子的饲养员”的三个用爱发电)
喜欢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