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篇书信,情理兼备,姿态放得极低,将招揽之意包裹在“为国举贤”、“共扶汉室”的大义名分之下,让人难以直接拒绝。
关羽看完,将信轻轻放在桌上,面上看不出喜怒。
“杨太尉美意,关某心领。但青龙帮乃江湖草莽,散漫惯了,恐难适应朝廷法度。且帮中兄弟众多,各有牵挂,此事关乎数万人性命前程,关某一人,难以决断。”
李想似乎早已料到关羽会如此回应,微微一笑,从容道:“关帮主顾虑,太尉亦能体谅。太尉并非要求青龙帮立刻改弦更张,只是希望关帮主能考虑这条道路的可能性。如今世道,独善其身固然可贵,但若能兼济天下,岂非更能践行‘护佑苍生’之志?以关帮主与贵帮诸位英雄之能,若只局限于江湖纷争,未免可惜了。”
他话语温和,却字字句句都敲在关羽近来的心结之上。
关羽沉默不语。
李想见状,知道火候已到,便不再多言,起身拱手道:“此事关系重大,关帮主自当与诸位兄弟慎重商议。在下使命已达,不便久留,就此告辞。无论帮主作何决定,太尉府的大门,永远为关帮主和青龙帮的各位英雄敞开。”
送走李想,关羽独自坐在聚义堂中,看着那封杨彪的亲笔信,久久不语。
信中的话语与张辽那夜的言辞,在他脑中交织回响,形成一种强大的指向某个方向的合力。
就在这时,堂外传来徐晃粗豪的嗓音:“帮主!俺听说朝廷来了个大官?是不是来招安俺们的?”
话音未落,徐晃已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兴奋与期待。
他身后,跟着面色平静的张辽。
关羽抬眼看向二人,将手中的信递了过去。
“你们看看吧。”
张辽接过书信,展开阅读。
徐晃迫不及待地凑到张辽身边,眼巴巴地看着。
张辽快速浏览了一遍信的内容,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光芒,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将信递还给关羽。
“帮主,这是好事啊!”徐晃第一个嚷了起来,“杨太尉可是个好官!他看得起俺们,想让俺们为国效力!这要是成了,俺们就不用再被那些狗官当成土匪看了!俺这身力气,也能用在砍胡虏、平叛乱的正道上!”
他越说越激动,脸膛发红,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率领官军驰骋沙场的景象。
关羽没有回应徐晃,而是将目光投向张辽:“文远,你以为如何?”
张辽沉吟片刻,缓缓道:“杨太尉名声清正,在朝中确是一股清流。其招揽之意,甚是真诚。若能得其助力,青龙帮确可摆脱‘江湖匪类’之名,获得官方认可,行事或能更方便。且……正如信中所言,或能真正在更大的层面上,做一些事情。”
他的话语依旧冷静客观,但关羽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他语气中的倾向性。
喜欢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请大家收藏:(m.zjsw.org)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