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顶流造梗王”李延年:靠一首歌搞出“倾城倾国”,还顺便捧红亲妹妹
第一章 开局逆风:从民间乐手到“皇家特殊人才”
要是把西汉的娱乐圈(哦不,是宫廷文娱圈)比作一个现代选秀节目,李延年绝对是“逆风翻盘”的典范——只不过他的“逆风”,比一般选手要离奇得多。
首先得说,李延年这家人,天生就带“艺术基因”。他老家在中山国,也就是今天河北定县一带,那地方在汉朝是出了名的“歌舞之乡”,有点像现在的四川甘孜、新疆吐鲁番,随便拉个人都能唱两句跳两段。李延年他爹、他哥李广利、他妹李夫人,全是搞文艺的一把好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音乐世家”。不过这家人早期的日子,过得有点“接地气”——不是在民间卖艺,就是在底层混饭,离“皇家舞台”差着十万八千里。
李延年早年的人生,堪称“一手好牌差点打烂”。他音乐天赋是真高,弹得一手好琴,唱歌能把人听哭,还会编曲子,放到现在就是“唱作俱佳型音乐人”。可年轻人嘛,难免有点“飘”,加上那时候民间娱乐场所鱼龙混杂,他一不小心就沾了点“江湖习气”,具体犯了啥错史书没细说,只说“坐法腐刑”——简单讲,就是因为犯法被处了宫刑。
这事儿放别人身上,可能直接就“躺平”了:这辈子算完了,还搞啥音乐?可李延年偏不。他大概是想:“既然命运给了我一个‘特殊身份’,那我就得找个‘特殊赛道’”。当时宫刑之后的人,常见出路是去宫里当太监,可李延年不想只端茶倒水,他瞄准的是“皇家文娱岗”——汉武帝刘彻是个出了名的“文艺爱好者”,不仅喜欢听歌看舞,还专门搞了个“乐府”,相当于“国家音乐总局”,就想搜罗天下好歌好乐师。
李延年这步棋,走得那叫一个精准。他凭着自己的音乐本事,没去干杂活,直接进了乐府当乐师。你想啊,宫里的太监大多只会伺候人,突然来了个会弹琴唱歌、还能写曲子的,这不就跟“鹤立鸡群”似的?很快,他就从一堆太监里“冒头”了,成了乐府里的“骨干员工”,专门负责给汉武帝的“私人派对”伴奏。
不过这会儿的李延年,还只是个“皇家御用乐师”,跟“顶流”还差着远。真正让他“出圈”的,是他那首堪称“千古第一安利曲”的歌——而这首歌的诞生,全靠他摸透了汉武帝的“心思”。
第二章 造梗封神:“倾城倾国”四个字,捧红妹妹也捧红自己
汉武帝刘彻这人,除了爱打仗、爱搞基建,还有个爱好:喜欢美女。而且他不喜欢那种“循规蹈矩”的美女,就喜欢有点“新鲜感”、“有故事感”的。宫里的妃子要么是功臣之后,要么是名门闺秀,看多了也腻,总想着“民间有没有更绝的?”
李延年天天在汉武帝身边转,早就把这位老板的“喜好”摸得门儿清。他心里盘着个小算盘:自己虽然现在受宠,但毕竟是个“刑余之人”,要想在宫里站稳脚跟,得找个“靠山”——自家妹妹长得貌美如花,又会唱歌跳舞,要是能把她推给汉武帝,那自己不就成了“皇亲国戚”?
可怎么推呢?直接说“我妹长得好看,您收了吧”,也太没水平了,显得跟拉皮条似的,汉武帝说不定还会反感。李延年是谁?是“唱作俱佳”的音乐人啊,他决定用“艺术”的方式来“安利”妹妹。
机会很快就来了。有一天,汉武帝又搞“宫廷宴饮”,叫李延年过来弹琴唱歌助兴。李延年抱着琴,先弹了段轻快的调子暖场,等汉武帝听得高兴了,他突然换了个深情的曲风,开口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这歌词一出来,满殿的人都安静了——谁听过这么夸人的?“倾人城”“倾人国”,意思是这美女看一眼,能让一座城的人都为之倾倒;再看一眼,能让一个国家都为之灭亡。这也太夸张了吧!
汉武帝当时就坐不住了,放下酒杯,眼睛瞪得溜圆:“好家伙!世上真有这么美的人?我活了这么大,怎么从没见过?”
这时候,李延年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赶紧放下琴,装作“不经意”地说:“陛下,臣的妹妹,就有点像歌里唱的这样。”
汉武帝一听,立马来了精神:“快!快把你妹妹带来给我看看!”
李延年心里都快笑开花了,但表面上还得装作“恭敬”,赶紧让人去把妹妹接进宫。结果呢?汉武帝一见李夫人,当场就“沦陷”了——这李夫人不仅长得美,还会唱歌跳舞,跟宫里那些“花瓶”完全不一样,简直就是“梦中情人”。没几天,李夫人就被封为妃子,宠冠后宫。
而李延年呢?因为“推荐有功”,再加上他本身音乐本事过硬,汉武帝对他更器重了,直接提拔他当“协律都尉”——相当于“国家交响乐团团长”,不仅能经常陪在汉武帝身边,还能参与制定国家的音乐制度,甚至可以自由出入皇宫,跟诸侯大臣平起平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jsw.org)书虫眼中的历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