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首页 >> 书虫眼中的历史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四公子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故事在民间 步步生莲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抗战:开局召唤一个德械师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大唐:小兕子的超时空幼儿园 农门贵子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4章 姜夔

上一页书 页下一页阅读记录

除了范成大,姜夔还和辛弃疾、杨万里、张镃等文坛大佬交情深厚。辛弃疾是出了名的“豪放派”,却偏偏欣赏姜夔的“清雅”,两人见面后一见如故,辛弃疾甚至把姜夔的词谱成曲子传唱,还特意写信给姜夔:“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君久矣,何日同游?” 能让豪放派大佬主动“求同游”,可见“白石道人”的魅力有多强。

不过,姜夔的社交圈闯荡,从来不是“攀附权贵”,而是“以雅会友”。他不管去谁家做客,都保持着自己的风骨——别人接济他,他不卑不亢;别人邀请他做官,他婉言谢绝。有一次,一位官员想推荐他入朝为官,姜夔直接回信:“白石道人所求,非功名富贵,乃山水之乐、笔墨之趣也。” 这种“不恋官场、专注雅事”的态度,反而让他在文人圈里更受尊重,“白石道人”的雅号也越来越响,成了“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的象征。

在社交圈里,姜夔还解锁了“跨界达人”的技能。他不仅填词谱曲,还研究金石碑刻,写了《绛帖平》,对古代碑帖的真伪、笔法进行了详细考证,堪称宋朝的“文物鉴定专家”;他的书法也自成一派,擅长行书、楷书,笔法清劲秀雅,和他的词风、人格完美契合,杨万里评价他的书法:“笔力遒劲,如孤松挂剑,清峻不凡。” 这些跨界技能,让“白石道人”的形象更加丰满,也让他在文人圈里的“不可替代性”越来越强——毕竟,能同时搞定词、乐、书、画、金石的人,在宋朝真没几个。

第三章 格律狂魔:“白石道人”的“音乐强迫症”与词坛革命

如果说“清雅”是姜夔的底色,那么“较真”就是他的内核。尤其是在音乐和词的格律上,姜夔堪称宋朝的“格律狂魔”,而“白石道人”这个雅号,也因为他的这份“较真”,多了一层“学术大牛”的光环。

宋朝的词,原本是“歌词”,是用来唱的。但到了南宋,很多词的曲谱都失传了,词人填词只讲究文字格律,却忽略了音乐的韵律,导致很多词“能读不能唱”。姜夔看着这种情况,急得不行:“词本是音乐的附属,没了曲子,词的灵魂就丢了!” 于是,他决定扛起“复兴词乐”的大旗,而他的武器,就是自己的“音乐强迫症”。

姜夔的“较真”,首先体现在“自度曲”上。所谓“自度曲”,就是自己创作曲子,再根据曲子填词。这可不是简单的“哼个调子写词”,而是一套极其复杂的操作:先确定曲子的宫调、节奏、旋律,再根据旋律的高低起伏,搭配对应的文字,还要保证文字的平仄、押韵和音乐的韵律完美契合。用现在的话说,姜夔就是“作词、作曲、编曲、制作人”一肩挑。

更夸张的是,姜夔还会把自己创作的曲谱,用“旁谱”的形式写在词的旁边。这种“旁谱”是姜夔自己整理的一套记谱法,用简单的符号标注音高、节奏,相当于现在的“五线谱”。他的《白石道人歌曲》里,收录了17首自度曲,每首都附带旁谱,这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操作。要知道,在那个没有录音设备的年代,把曲谱完整记录下来,难度堪比现在的“无纸笔编程”,但姜夔不仅做到了,还做得极其规范。

比如他的《扬州慢·淮左名都》,就是“自度曲”的巅峰之作。这首词是姜夔路过扬州时,看到金兵洗劫后的残破景象有感而发。为了表达这种“黍离之悲”,姜夔特意创作了一段低沉、悲凉的曲子,宫调选用“中吕宫”,节奏缓慢,旋律起伏不大,如同呜咽的流水。填词时,他严格按照曲子的韵律,每个字的平仄、押韵都反复推敲,比如“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昏”“寒”“城”押韵,平仄交替,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更是悲怆动人。

更绝的是,姜夔还会对自己的作品“反复打磨”。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暗香》,初稿完成后,觉得旋律不够贴合意境,就反复修改曲谱,改了足足七遍,才满意地说:“这才配得上‘疏影横斜水清浅’的清雅。” 他的朋友开玩笑说:“白石道人,你这不是填词,是在雕玉啊!” 姜夔却认真地说:“词如玉石,不精雕细琢,怎能见其光华?” 这种“工匠精神”,在当时的文人圈里实属罕见。

姜夔的“格律狂魔”属性,还体现在对词的“四声八病”的严格要求上。他认为,词的文字不仅要押韵,还要讲究平、上、去、入四声的搭配,甚至每个字的声调高低都要和音乐的旋律对应。比如他在《白石道人诗说》里写道:“平声如春风拂面,去声如寒泉坠石,入声如裂帛断金,四声搭配,方能音韵和谐。” 为了达到这个要求,他常常为了一个字的声调,苦思冥想好几天。有一次,他想给《疏影》里的“昭君不惯胡沙远”换一个更贴切的字,琢磨了三天三夜,最后还是觉得“惯”字最合适,因为“惯”字是去声,声调下沉,刚好贴合曲子的旋律起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书虫眼中的历史请大家收藏:(m.zjsw.org)书虫眼中的历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存书签
站内强推龙族 龙王传说 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 黎明之剑 医道官途 穿成恶雌养崽崽,兽夫们争疯啦 我有药啊[系统] 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魔道祖师 少年王 剑道独尊 都市无敌霸主 抗日之兵魂传说 烂柯棋缘 龙族5悼亡者的归来(龙族Ⅴ:悼亡者的归来) 道君 剑来 魅惑丫鬟重生,将军夜夜缠 揉碎温柔 庶女有毒 
经典收藏逍遥四公子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我在三国捡尸成神 汉乡 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赘婿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搬空国库:带着小姨子去戍边 北宋穿越指南 绍宋 三国江东霸主 大唐之超级商城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大唐:小兕子的穿越生活 抗战之血肉丛林 我家床底通大明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 
最近更新书虫眼中的历史 工科大明 帝王串串烧 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大唐:家父程咬金 玉佩求生之路 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 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 大明,朱允炆我来了! 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 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 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 撰鼎记 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 金瓶梅那些事 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 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 双生龙影 五世同堂记 
书虫眼中的历史 爱吃糯香藕片的张山久 - 书虫眼中的历史txt下载 - 书虫眼中的历史最新章节 - 书虫眼中的历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