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脚步一顿,回过身来,脸上露出些许为难和犹豫。
他思索了片刻,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语气谨慎而保留:
“这……我真的说不清楚。师父临走前并未细说,只嘱咐我好生看守堂口。
诸位还是安心稍坐片刻,待我师父从司空府回来,一切缘由,他自会与华神医和您分说明白。”
说完,他不再停留,匆匆转身离去。
厅堂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陆渊站在原地,眉头紧锁。
他并非畏惧等待,而是害怕这等待背后可能隐藏的未知变数。
司空府为何突然召走张行?
这与师娘她们的到来是否有关联?
各种猜测在他脑中翻腾,让他坐立难安。
一直安静待在陆渊怀里的小崔钰,敏锐地感受到了他低沉的情绪,仰起小脸;
伸出柔软的小手轻轻碰了碰他紧绷的下颌,奶声奶气地问道:
“哥哥,你是在担心你和我说过的峦儿姐姐,小茹姐姐和圆圆姐姐么?”
陆渊垂下眼,看到小钰儿清澈眼眸里纯粹的关切,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
他勉强扯出一个笑容,轻轻刮了刮她的小鼻子,声音不自觉地放柔了许多:
“是啊,哥哥是有些担心她们。不过没关系,应该不是大事。”
这话像是在安慰小钰儿,更像是在安慰自己。
华佗将徒儿的焦灼尽收眼底,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如磐石,带着一种历经风霜后的平静,试图抚平陆渊的不安:
“渊儿,稍安勿躁。张行乃我多年故交,其人性情敦厚,重诺守信。
他既让我等在此等候,必有他的道理和安排。
你我既已至此,便当信他,安心等待便是。” 这份源于岁月与友情的信任,沉重而坚实。
一旁的崔老夫人也温声宽慰道:“陆小先生,华神医说得是。
主家既有要事缠身,我等客随主便,多等些时辰也是应当的。
方才那少年行事谨慎,口风严密,恰恰说明张先生治下有方,是位可靠之人。
既然已经到了这里,见到了人,便已成功了大半,不必急于这一时半刻。”
崔林看着陆渊那副与平日沉稳机智截然不同、全然流露出少年人真实忧惧的模样,不由带着几分理解的笑意开口道:
“陆兄,平日见你筹谋周全、应对从容,此刻方觉你终究还是个少年郎。
这般‘近亲情怯’的心绪,最是磨人,却也正说明你待家人情深意重,是至情至性之人。”
陆渊被崔林说中心事,略显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坦然道:“德儒兄莫要取笑我了。
实在是离家日久,许久未见师娘与小妹,心中挂念得紧。”
他目光扫过窗外肃杀的街景,声音压低了些许,“加之这许都城内,气氛莫名紧张,巡骑四布;
令人不觉心生忧惕,只盼能早日见到家人,确认她们安然无恙。”
他这番话,恰好被端着茶具进入厅堂的少年学徒听在耳中。
少年手脚麻利地将手中托盘放下,一边为众人分斟煮好的茶汤,一边自然地接话道:
“您想必就是陆小先生吧?其实不必过于忧心。
许都近来气氛肃穆,缘由主要有二:
其一,北方战云密布(当指官渡前线),城内难免有些人心浮动,宵小之辈或趁机作乱,故巡查严密了些;
其二嘛……” 少年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听闻是朝中几位大人物之间起了不小的龃龉,前段时日曹司空更是以雷霆手段处置了不少人,以致人人自危。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坚定,“有荀令君总理朝政,持重稳当,许都大局便乱不了!您放宽心便是。”
少年这番条理清晰、甚至带几分政论色彩的剖析,让陆渊微微一怔,旋即恍然——
是了,算算时日,那震惊朝野的“衣带诏”事件恐怕爆发未久,曹操对参与密谋者的清洗余波尚未完全平息。
自己竟一时疏忽,未能立刻将此事与许都的紧张氛围联系起来。
他接过少年递来的茶碗(碗中茶汤浓稠,竟还漂浮着些许葱、姜等物),并未立刻饮用,而是追问道:
“小哥既已确认了我等的身份,为何仍不肯告知我师娘与妹妹们的下落?她们究竟在何处?”
少年将一杯温水小心地递给陆渊怀中的小崔钰,这才答道:
“陆小先生见谅。师父临去司空府前特意叮嘱,绝不能向任何陌生之人透露华神医家眷的半点消息。
虽说您的样貌气质与师妹们描述的颇为相符,但万一有差,小子万死难赎其罪。”
他见陆渊神色一紧,又赶忙补充道:“但您放心!她们一切安好,绝无半点闪失!”
说罢,他恭敬地行了一礼,“诸位请慢用。堂前还需小子照应,招呼不周,还望海涵。
若有任何事,唤我一声即可。” 随即躬身退了出去。
听闻家人安然无恙,陆渊心中那块大石总算落地,长长舒了口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