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逾矩,不伤国体,倒也无伤大雅。”
他拿起朱笔,在一份早已准备好的敕令上,龙飞凤舞地批下几个大字,声音清朗:
“传旨:大唐文工团整肃有方,新戏有功!即日起,解除禁令,恢复各地巡演!着令礼部,予以配合,务必将此《贞观新风》,传唱四方!”
“陛下圣明!”
长孙无忌、房玄龄立刻躬身领命。
魏征张了张嘴,看着皇帝脸上那不容置疑的神色,最终化作一声微不可闻的叹息,也躬身道:
“臣…遵旨。”
他知道,那柄名为“文工团”的刀,经过太子的一番淬炼打磨,已被皇帝亲手解封,将变得更加锋利,也更加危险。
圣旨如同长了翅膀,飞向东市戏台。
当宣旨太监那尖利的“解除禁令,恢复巡演”的声音响彻全场时,整个东市口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万岁!陛下万岁!”
“太子殿下英明!”
“文工团!文工团!”
红姑和莺歌等文工团的成员们,激动得相拥而泣。
憋屈了这么久,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而且,是以如此荣耀的方式!
台上,扮演老农的演员,更是激动地再次唱起那句:
“官府文书千张纸,不抵太子一出戏!”
台下应和如雷!
“好!唱得好!”
人群外围,一辆不起眼的青布马车里,薛仁贵咧着大嘴,狠狠一拳捶在车框上,震得马车一晃,
“解禁了!殿下,成了!”
李承乾端坐车内,透过车窗缝隙看着外面沸腾的人海和台上激动的身影,脸上并无太多狂喜,只有一种沉静的锐利。
他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这才刚刚开始。刀出鞘了,总得见见血,才算没白磨。”
他放下车帘,声音低沉:
“回宫。好戏,还在后头。”
与此同时,长安城另一隅,一座深宅大院内,气氛却如寒冬腊月。
“啪嚓——!”
一只价值连城的越窑青瓷茶杯被狠狠摔在地上,瞬间粉身碎骨!
滚烫的茶水和碎瓷溅了一地。
“李承乾!黄口小儿!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山东清河崔氏在长安的主事人、家主崔琰的亲弟崔晔,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指着东市方向的手指都在哆嗦。
他面前,几个心腹幕僚噤若寒蝉。
“指桑骂槐!含沙射影!”
崔晔气得声音都变了调,
“那戏里姓崔的豪绅!那副嘴脸!那做派!就差把我清河崔氏的族徽直接贴他脑门上了!还有那狗屁‘五姓七望的崔’!这不是明晃晃地抽我崔家的脸吗?!让那些泥腿子看我们的笑话?!”
一个幕僚硬着头皮劝道:
“二爷息怒!那戏…戏里也没指名道姓…”
“放屁!”
崔晔怒不可遏地打断他,眼神阴鸷得能滴出水来,
“没指名道姓?可全长安的人都知道那唱的是谁!那帮泥腿子看戏时的哄笑,是冲谁去的?!他李承乾就是故意的!用这种下三滥的市井手段,往我千年崔氏脸上抹粪!这是要毁我崔氏清誉!坏我根基!”
他猛地转身,看向皇城方向,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还有陛下!居然…居然还给他解禁了?还说什么‘契合德政’?荒谬!这是纵容!这是打我们所有世家的脸!”
另一个年长些的幕僚沉声道:
“二爷,太子此举,狠毒啊。那戏里其他几出,唱农具,唱孝道,唱佛道和谐,句句都在迎合陛下,收买民心。唯独刺豪强这一出,是扎向我们的毒刺!陛下解禁,是看中了前几出的好处,默许了后一出的敲打。我们…我们若此时跳出来反对,反倒显得我们心虚,对号入座,更中了他的下怀!”
崔晔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
可那口恶气堵在胸口,几乎要炸开!
他崔氏千年望族,何曾受过此等羞辱?
被一个毛头太子,用如此粗鄙的方式,当街羞辱!
这口气,他咽不下!
整个山东世家,都咽不下!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的愤怒被一种更深沉、更冰冷的阴鸷取代,缓缓坐回椅子上。
“好…好一个太子!好一招杀人不见血的毒计!”
他声音嘶哑,如同毒蛇吐信,
“用戏文当刀,杀人不见血,诛心不用刃! 真是…好手段!”
他闭上眼,深吸一口气,再睁开时,眼底只剩下刻骨的怨毒和算计。
“忍…”
他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现在,必须忍!”
他猛地看向心腹,声音斩钉截铁:
“立刻修书,八百里加急,送回族里!告知家主这里的一切!告诉家主,李承乾此子,其心可诛!其手段更毒!他今日能用戏文辱我崔氏,明日就能用更阴狠的招数对付我们所有人!山东各家,必须同气连枝,早做准备!”
“另外,”
他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让御史台我们的人动一动!弹劾的由头…总能找到!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文工团?哼,解禁了又如何?长安的水深得很,我倒要看看,他这出‘新风’,能唱到几时!李承乾…咱们…走着瞧!”
清河崔家在长安别院的书房里,弥漫着冰冷的杀意与山雨欲来的压抑。
摔碎的茶杯残片在冰冷的地砖上闪着幽光,如同碎裂的世家体面,宣告着太子与门阀之间,一场不见硝烟却更加惨烈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喜欢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请大家收藏:(m.zjsw.org)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