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文铁钱重一钱,每十文重一两,每贯铁钱(即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现在这个年代一斤约为661克,六斤四两即为4131.25克。一千贯就是六千四百斤。
钟鹏举拍拍他们两个的肩膀,有点心虚地说:“这么大的一个工场,没有点经费就使不动人,空有一大堆设备和材料,那是运转不起来的。族长那里也是穷得叮当响。这些是我以前从山寨里运出来偷偷藏起来的,你们放心使用。”
只要工匠们知道目前工场的运作是由钟鹏举垫资的,这就已经足够了。
从此以后他们会慢慢开始把有技术又有钱的钟鹏举当成为这个工场的主人。
这一日钟鹏举和工匠们制造出六乘牛车,两乘小牛车留给村里公用,该车的轮子可以绑上链条,方便行走在细滑泥泞的田野之间,谁要用就套上自家的牛去拉东西。
第三乘大牛车,再加上造出来的第一乘,钟鹏举交由钟剑平等用来拉柴草去县城和州城去卖。这样等于成立了一个拥有两乘牛车的专门贩卖柴草的公司,每天可以带来一贯钱的收入。当然这不是钟鹏举努力的主要方向。
其余两乘由族长送给李县令由县衙支配使用。
钟鹏举同工匠们约定,以后每天可以造几乘储备起来卖给有需要的官员、商贾和村民。基本款每乘卖500文钱,另外根据牛车的规格大小、装饰的繁杂议价,也可以接受用户的特别要求定制。除掉成本,出资方钟鹏举分两成利,村里里分两成利,工场留两成利作为发展的储备资金,其余的四成分给各个有份参与的工匠作为工钱。
这样工匠们的积极性一下子提高起来,争着报名排班参与制造牛车。
鹏举总的设想就是日后牛车分三大款:民用运输款;军用运输款;官民出行款。
钟家村工场装有钢轮毂、钢车轴、弹簧座位、弹簧底盘和可变速的快捷安全舒适的牛车迅速开始流行起来,半个月后每天都可以接到县里用户的一些订单,甚至江州城和下属三个县也有不少军民商用户上门订造和求购。
钟鹏举同钟华昌等主要骨干商议后决定在确保农事不被耽误的前提下每天生产几十乘。
工场里本来就有三百来户迁移过来的职业匠户,虽然也按流民身份入了籍分了田地,但春耕还未到,空闲时间用来制造牛车还是可以的。
牛车的关键部件是可变速钢齿轮、钢车轴、钢轮毂和钢弹簧,目前关键要把刚加工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人手上。作为零部件的钢质变速齿轮、车轴、轮毂和弹簧等一概不对外单独销售。
下一步钟鹏举的打算就是改造冶炼和锻造工场的设备,研发、生产一批改良的农具和纺织机械。
钟鹏举对工匠们解释道,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提高工场的制造水平和效率;二是提高纺织的水平,生产高质量的绢帛、麻布和棉布;三是为了提高耕作的效率,解放人力;四是发展农桑和手工业,发展经济和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我们工场研发什么要以社会需要为中心,以切实提高生产力为出发点,以为老百姓带来实际的好处和提高生活水平为归宿。
工场里的人现在对钟鹏举都是言听计从,族内以族长为首的村民也普遍表示赞同和支持。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