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换个王帝,换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光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是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掌握权力的人去谋划。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低微的百姓也有责任。”钟鹏举解释道,“不管大家说我口出狂言也好,说我不知天高地厚也好,但这真的是我内心想法。我现在卑贱如蝼蚁,但我不会允许自己庸庸碌碌地虚度光阴。”
帮助明主结束这五六百年的分裂,完成天下一统?
这是他们不敢想,也从来没有想过,更加想不到在一个乡村里的一介平民竟有如此远大的志向!
邹大人和李大人沉吟不语。
几位少年也是默不作声。
族内众人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也是恭默守静。
在场的所有人听到钟鹏举说要帮助明主结束这五六百年的分裂,完成天下统一都持不乐观的态度,无异于痴人说梦。靠文?靠医?靠奇技淫巧?都不现实。其实钟鹏举也是留了个心眼,他怕大家不能接受他的雄心,所以才说他的志向是帮助明主去完成天下一统,而不是自己去做明主。
青衣公子首先打破沉默,他小心翼翼地说:“鹏举兄,我很佩服你的能力和才华,不可否认你在农具发明创造和诗词创作上都已经是顶尖的水平,在我眼里你是独一无二的。但恕我直言,但仅凭这些不见得你就一定会在其他的领域同样取得成功。在政治、经济、军事、管治和外交等领域对你而言不一定是你所擅长的,毕竟你的出身和经验已经限制了你。没有人愿意提供机会给你,你也很难找到施展抱负的舞台。”
在场的众人,除了钟鹏举,族内也有不少人隐隐知道了这位公子的来历和身份。当听到他对钟鹏举的评价颇有点意外。意外的是他对钟鹏举还是十分欣赏的。
钟鹏举平静地说:“我理解你的质疑,但我也不能就此说得太多,清谈误国,实干兴邦。汉朝三国魏晋多由豪强及世家参与机要,晋亡之后这几百年以来大多由方镇起家。一句话可以概括这种情况‘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新朝皇帝及其官僚骨干,往往就是昔日最有兵权的节度使和他们的幕僚。我作为一介草民的确很难凭空崛起。但我有我的自信,我甚至不需要别人给我机会,而是我自己会创造机会。我最大的优势是我能够制造很多先进的工具、机械、兵器和车船等。”
哇……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如果不是因为钟鹏举超乎寻常的医术、发明了不少高效的农具和创作了几首绝佳的诗词,创造了一些奇迹,恐怕都会忍不住呵斥他狂妄。尤其是那几位少年。
但能说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清谈误国,实干兴邦。”如此才识又不得不令人佩服。
钟鹏举在目前看来最大的优势就是他的制造技术,最起码的确制造出了先进灌溉和耕作的农具,但没有在经过大量实践之前,谁也不敢高估它们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青衣公子则哼了一声,更是跺了跺脚,他是十分欣赏钟鹏举,但却不想他从此骄傲自满,恃才傲物,为世间所不容。
显然钟鹏举也无心再在这里解释,他对着众人说:“我用一首《破阵子》表达我的心情。”
他刚说完,便一边行走,一边斟酌起来,刚走了三步,他便吟诵道:
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又是一首即场创作的词!
有如此惊人的才华,简直不是人!这是第三首即兴创作的词!
大家认为两个对仗极工、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就排成整齐的队伍。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沙场秋点兵”。这个“秋”字下得好。正当“秋高马壮”的时候,“点兵”出征,预示了战无不胜的前景。
“好词!”司农卿的大儿子陈将军忍不住拍手叫绝。他虽说是军人,但毕竟出于书香门第,文学修养也不低。这陈氏家族,数代以来皆是文人辈出,诗词文章冠绝京城,家中藏书万卷,墨香终年萦绕。
“一首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创作背景、深刻的内容、豪放与婉约完美融合的艺术特色,将在在历史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将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陈将军激动地说。
钟鹏举的才华已经令在场的人感到麻木了。
但在场的每个人又都一一细细品味起来,伟大的文学作品总给人愉悦的精神享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