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日
且说回防洪州的一万余勾军队伍晓行夜宿,经过五日的稀稀拉拉的行军,前卫部队一千余人终于到达离洪州城十里的驿站停下来等待大部队,因为伤兵较多,队伍拉得很长。
这个驿站属于德安县,德安县属低山丘陵地区,南北高、东南低,三面环山。
驿站周边丘陵众多,地势起伏较大。丘陵间有许多沟壑、山谷和天然的凹陷处,钟鹏举将伏兵隐藏在这些地方,不易被叛军发现。在丘陵的背阴面或植被茂密的区域设置火器伏击阵地,利用树木、草丛等自然植被作为掩护,能够有效地隐蔽自己的行动,等待叛军进入伏击圈。
一万余叛军经过时,必然会形成长蛇阵,难以展开阵型,部队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大大降低。钟鹏举选择在道路的狭窄处设伏,在峡谷地段或山隘口多处设伏,利用火器对敌军进行集中攻击,使叛军无法迅速分散躲避,从而造成更大的杀伤。
驿站周边的丘陵和山地有不少制高点,如山峰、山顶平台等。钟鹏举派人占据这些制高点,一方面可以提前观察到叛军的动向,准确掌握其行军速度、队伍规模和阵型等信息,为设伏提供准确的情报支持;
另一方面,从制高点向下攻击,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火器的射程和杀伤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还可以利用滚木、礌石等辅助武器增强攻击效果,对叛军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该地区山林资源丰富,茂密的森林不仅为伏兵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还可以作为天然的屏障,阻碍叛军的前进和突围。
当钟鹏举发动攻击后,叛军可能会试图寻找掩护或逃跑,而山林的复杂地形会使他们迷失方向,难以快速组织反击或撤离。同时,森林还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叛军骑兵的冲击力,使其难以发挥优势。
洪州城内守军有一名副将李松,就是在校场上继一名千夫长之后第二个响应投降的那一个,江县人士,原来还是李县令的亲戚。他率领了五千士卒在此迎接这支大军。
勾军前卫部队的一名裨将很惊讶地望着前来迎接的副将李松。他见到李松的部队刚好挡住去路,把驿道塞得满满的。
他心里感到一丝异常。心里暗道:你来迎接就迎接,用不着带五六千人马,兴师动众。
此时正值正午,苍穹之下,诡异的静谧如一层密不透风的纱幕,将此地严严实实地笼罩起来。
副将李松身着厚重的戎装,骑马站在驿道的中央,他眉头微蹙,眼神中满是复杂的神色,恰似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暗流涌动。
他对钟鹏举是心悦诚服的,钟鹏举在江县钟家村的所作所为是清清楚楚的。况且他现在被国主任命为洪州刺史、节度使和团练使,名正言顺。
前面,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恰似一条蜿蜒的黄龙,那正是从江州回防洪州的一万大军。然而,他们浑然不知,洪州城早已悄然易主,如今主宰此地的,乃是拥有神奇火器的洪州新任刺史兼百姓军节度使钟鹏举。
李松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不久之前,钟鹏举带着那些能迸发出毁天灭地之力的抛投天雷等火器现身洪州城的场景。
那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仿佛是来自地狱的咆哮,足以撕裂天地。原守军们被这前所未有的恐怖威力吓得肝胆俱裂,纷纷惊恐地丢下手中的武器,举手投降。
钟鹏举所开出的条件,更是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众人。五倍的月饷,对于常年在军中摸爬滚打,拿着微薄俸禄,连家人都难以养活的地位低下的州兵们而言,无疑是一个难以抗拒的巨大诱惑。
副将李松在一番深思熟虑与艰难权衡之后,也做出了投降的决定。而此刻,他的肩头沉甸甸地压着一个艰巨无比的任务——说服和瓦解城外归来的部队放下武器,归降钟鹏举。
钟鹏举明确了不想伏击他们,大家都是江州子弟,不愿兵戎相见。
当勾军先头的前卫部队迈着稀稀拉拉的步伐,逐渐靠近驿站时,李松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紧张的心情,伸手仔细地整理了一番自己略显凌乱的衣甲,然后大步流星地迎着队伍走了上去。
其他的两千原洪州降卒也全跟了上来,按照原定的策略,他们都去到回防的士兵当中说明目前的情况,鼓动他们归顺朝廷的百姓军。
前卫部队的那名裨将领早已远远地瞧见李松,脸上瞬间浮现出一丝疑惑,他双腿一夹马腹,驱马快速向前,来到李松面前,双手抱拳,行了一个军礼,朗声道:“李副将,这是唱的哪一出?为何在此迎接,主将又在何处,为何不见其身影?”
李松努力挤出一丝笑容,那笑容中带着几分尴尬,又有着几分真诚,说道:
“诸位兄弟,且听我一一道来。守城的主将勾熊已战死。如今洪州城已被一位杨吴国主新任命的刺史和百姓军节度使钟鹏举接管,此人大家都听过他的事迹。他带来了世间罕见的火器,其威力之大,超乎你们的想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