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胤禛那看似平淡的反应,像一颗投入深潭的石子,表面波澜不惊,水下却暗流涌动。
苏荔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一丝凝滞,心中清楚,“邬思道”这个名字,绝非无足轻重。
但她深知,点到即止是最高明的艺术。
接下来的日子,她绝口不再提任何关于幕僚清客的话题,仿佛那真的只是整理卷宗时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她将全部精力重新投入到浩如烟海的档案整理中,进度飞快,索引系统日益完善。
李公公对她已是言听计从,外书房俨然成了她的“独立王国”。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腊月将至,四爷府的年节气氛逐渐浓厚,各项事务也愈发繁杂。
这天,高毋庸再次来到外书房,面色比上次更加严肃。
“钮钴禄氏,”他开门见山,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年关将近,府里各项年货采买、节礼预备、各院赏赐分发,事务千头万绪。往年都是各处自行其是,难免有疏漏重复。贝勒爷吩咐,今年由你牵头,将这些事务统合起来,理出个总章程和预算,务求清晰、节俭、无误。”
苏荔心中一震!
这不再是整理故纸堆,这是直接介入四爷府的年度核心运营!
从“档案管理员”一跃成为“年终项目总协调人”?
这跨度之大,责任之重,远超她的预期。
是信任?还是新的、更严峻的考验?
她来不及细想,立刻躬身应道:“嗻!奴才领命。只是……奴才入府日浅,对府中旧例及各处关节尚不熟悉,恐有负贝勒爷和总管重托。”
她先接下任务,再委婉提出困难,这是标准的职场应对策略。
高毋庸似乎早有准备,淡淡道:“无妨。旧例卷宗你已熟悉,需要了解当下情况,可随时询问李公公,或召相关管事来回话。府里一应采买、库房、厨房、各院掌事,皆需配合。三日后,我要看到初步条陈。”
说完,他留下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便转身离去。
压力如山般袭来。
苏荔知道,这是一场硬仗,也是她能否在四爷府真正立足的关键一役。
她立刻进入“项目经理”模式。
第一步,明确项目范围
年货采买(食物、衣料、器物、祭祀用品等)、节礼预备(送往各王府、官员府邸)、府内赏赐分发(主子、下人)。
第二步,组建虚拟团队。
她需要各职能部门(采买、库房、厨房、各院)的配合,但这些人并非她的直属下属,协调难度极大。
第三步,制定计划
收集需求 -> 汇总预算 -> 制定采购和分发流程 -> 监督执行。
时间只有三天出初步方案,极其紧张。
苏荔立刻行动。
她先请李公公将府中主要管事的名单和职责罗列出来。
然后,她制作了一份简单的“需求调研表”,列出主要事项,让李公公派人分发给各院掌事和库房、采买等管事,要求他们一日内反馈往年惯例、今年特殊需求和初步预算。
这是现代管理中常用的信息收集方法,能快速了解全局。
然而,在等级森严的古代府邸,这种方式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一些资历老的管事,见到一个小宫女竟敢下发“表格”让他们填写,觉得受到了冒犯,态度敷衍甚至抵触。
“一个黄毛丫头,懂什么?往年怎么弄,今年还怎么弄呗!”采买处的张管事私下抱怨。
“就是,瞎折腾!填这劳什子表格有何用?”库房的刘公公也嘟囔着。
消息很快反馈到苏荔这里。
李公公有些为难:“姑娘,这……各处的老大人们,怕是有些……不习惯。”
苏荔早料到会如此。
权力不会自动到来,需要自己去争取和树立。
她平静地说:“有劳公公将话传下去,这是高总管奉贝勒爷之命交代的差事,三日后要见条陈。若哪位管事觉得难以落笔,或对往年惯例记不真切,我可亲自前去拜访谈询,只是届时若耽误了汇总时辰,高总管问起,需得有个说法。”
她搬出贝勒爷和高总管施压,同时给出选择:要么配合填表,效率高;要么接受“访谈”,但后果自负。
软硬兼施。
李公公将话传下去,那些老管事们虽然心里不痛快,但终究不敢误了贝勒爷的事,只好不情不愿地开始填写。
苏荔则利用这段时间,快速翻阅外书房里往年相关的记录,尤其是年终赏赐和采买的旧例,做到心中有数。
第二天,回收上来的表格五花八门,有的详细,有的简略,有的字迹潦草。
苏荔毫不气馁,开始进行数据清洗和汇总。
她将各类需求分门别类,列出清单,标注出处。
然后,她发现了很多问题:
各院报上的需求有大量重复,比如福晋院和侧福晋院都报了上等丝绸若干,数量远超实际用量。
采买处报的预算价格明显高于市价,且有些物品规格模糊,存在以次充好空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清卷KPI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大清卷KPI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