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迹发生了!原本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字符,在药水的作用下,迅速变成了清晰的深蓝色!字迹娟秀,是一种她从未见过的、但结构工整的符号系统,旁边还标注着一些细小的数字。
这果然是一套密码!可她还是看不懂!
她仔细辨认着这些符号,试图找出规律。有些符号反复出现,似乎代表常见的字词。她想起以前看过的杂书,有些密信会用特定的图形或代号代替文字。
她尝试将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符号与可能的关键词对应,比如“四”、“爷”、“福晋”、“漕帮”、“年”等,但都失败了。这套密码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油灯的光芒渐渐微弱。苏荔感到一阵疲惫和沮丧。拿到了显影药水,却依旧无法破译,等于徒劳。
就在她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她的目光无意中扫过字符旁边标注的那些细小数字。这些数字排列似乎有些规律,像是……页码和行数?
一个大胆的猜想浮上心头:这些数字会不会是索引?指向某一本特定的书?用书作为密码本,是常见的加密方式!
可是,是哪本书?瑞锦祥里会有密码本吗?
她环顾这间简陋的厢房,除了一张床、一张桌、一个旧衣柜,别无长物。丁掌柜不可能把那么重要的东西放在她房间里。
密码本一定在别处!可能在丁掌柜的房间里,或者……店铺的账房?
这个想法让她不寒而栗。无论是哪里,都不是她能轻易接触到的。偷取密码本,风险极大!
然而,这是目前唯一的希望。字符的内容可能关乎她的生死,也可能揭开重重迷雾的一角。
她必须冒险!
接下来的两天,苏荔表面上一切如常,暗中却开始仔细观察丁掌柜和店铺伙计的作息规律,以及账房和前堂库房的位置。她发现,丁掌柜通常在前堂账房处理事务,晚上会锁门离开。账房的钥匙由他随身携带。
她几乎没有机会。
就在她焦灼万分之际,机会意外地来了。这天,一位常州本地的富商夫人要做寿,派人来瑞锦祥订制一批高档寿屏,需要丁掌柜亲自带着样册上门洽谈。丁掌柜午后便出了门,预计傍晚才能回来。
账房空了!
苏荔的心跳骤然加速。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账房锁着,她如何进去?就算进去了,如何在短时间内找到可能的密码本?万一丁掌柜提前回来……
巨大的风险让她犹豫不决。但一想到屋顶那个黑影和无处不在的监视,她知道自己没有退路。
拼了!
午后,店铺里的伙计和绣娘都在忙碌,后院相对安静。苏荔借口浆洗的绸缎需要更换井水,提着水桶来到井边,目光却死死锁定了通往前堂账房的那扇月亮门。
她观察了很久,确认无人注意后,放下水桶,像一道影子般溜到月亮门边。门虚掩着!可能是伙计刚才进去取东西忘了关严!
天助我也!她深吸一口气,闪身进入前堂区域。账房就在走廊尽头,门紧锁着。她尝试推了推,纹丝不动。
怎么办?撬锁?她不会,也没有工具。
她的目光落在走廊墙壁上挂着的一串备用钥匙上。那是开仓库和柜台的备用钥匙,会不会有账房的?
她踮起脚,小心翼翼地取下沉重的钥匙串,一把一把地尝试。她的手心全是汗,耳朵竖得老高,听着外面的动静。
试到第七把钥匙时,“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苏荔狂喜,迅速推开房门,闪身进去,然后轻轻将门掩上。
账房内光线昏暗,弥漫着墨香和旧纸张的味道。靠墙是高大的书架,上面堆满了账册和书信。时间紧迫,她该从哪里找起?
她想起字符旁的数字标注格式是“X-Y”,像是“页码-行数”。密码本很可能是一本常见的、但版本特定的书,比如《三字经》、《百家姓》或者……《论语》?
她快速扫过书架,目光锁定在几本看起来经常翻动的、版本较旧的线装书上。她抽出《论语》,快速翻阅,对照字符旁的第一个数字“7-12”,找到第七页第十二行,内容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第一个符号对应的是“子”字吗?她尝试将字符与这句话的字顺序对应,但完全对不上。
不是《论语》。她又尝试《百家姓》、《千字文》,都失败了。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苏荔的额头沁出冷汗。丁掌柜随时可能回来!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重新观察书架。忽然,她注意到书架角落有一本蓝色封皮、没有书名、看起来极其普通的册子,但书脊的磨损程度显示它经常被翻阅。
她抽出那本册子,打开一看,里面竟然不是文字,而是一页页整齐排列的、与白绸上类似的特殊符号!每个符号旁边,都对应着一个汉字!
密码本!这就是密码本!
苏荔激动得几乎要叫出声!她强压住狂喜,迅速找到对应“7-12”的位置,符号对应的汉字是“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大清卷KPI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大清卷KPI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