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做生意,到一定份上,就得明白两个理儿:一是钱能生钱,该花钱时不能手软;二是力出一孔,好钢得用在刀刃上。SUDU的直播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算是稳住了阵脚,但总觉得缺点爆发力,像辆磨合期过了的车,平顺有余,推背感不足。流量靠自然推荐,像等老天爷下雨,时大时小,心里没底;销售不温不火,饿不死也撑不着。我和团队琢磨,得主动做点啥,不能老这么被动等馅饼。
第一个主动出击的动作,就是试水“付费投流”。
这事儿,在公司内部起了点小争执。管钱的南希最先皱眉头:“汪哥,咱们好不容易现金流刚打平,账上这点钱得省着点用。付费推广那可是个无底洞,投下去不见得听个响儿,是不是再等等?”
我理解她的顾虑。咱们穷人家过日子,一分钱恨不能掰成两半花。但我也清楚,市场不等人。我跟大家分析:“兄弟们,咱们现在好比是开了家路边摊,口味不错,有回头客,但路过的人就那么多。付费投流是啥?就是在闹市区举个喇叭,吆喝几声,让更多人知道你这摊子!吆喝得花钱,但只要引来的人尝了觉得好,成了回头客,这钱就花得值!”
关键是怎么花。我定了调子:“小额试错,数据说话。” 不搞盲目砸钱,拿几千块钱当学费,让钟旭和吴永浪去折腾。
钟旭负责技术层面,研究抖音的“千川”投流系统,像个老司机学开新车,界面复杂,参数繁多,什么定向、出价、优化目标,看得人头大。吴永浪负责内容端,得准备“弹药”——就是那些有爆款潜质的短视频。不是随便什么内容都投,得选数据自然表现就好、有潜力“撬动”更大流量的。
第一次投流,像第一次放风筝,心里没底。我们选了一条讲“微胖男生怎么选裤子不显胖”的干货视频,自然播放量已经不错。钟旭小心翼翼地设置了投放参数:定向“25-40岁男性”,投“点赞评论”,预算就设了500块。一点击“确认投放”,大家就眼巴巴地盯着后台数据。
开始几小时,没啥动静,钱一点点扣,南希在旁边看得直嘬牙花子。我心里也打鼓,别真是肉包子打狗了?直到下午,吴永浪突然喊了一嗓子:“来了来了!播放量起来了!”果然,后台数据曲线开始往上翘。500块花完,这条视频的播放量从原来的2万冲到了15万,点赞涨了2000多,更重要的是,直播间入口的点击量明显增加,当晚直播在线人数涨了一小截!
虽然没直接带来巨额销售,但这次试水意义重大。它验证了两件事:第一,付费流量的确能放大优质内容的效果;第二,我们的内容是有市场的,值得投。更重要的是,我们拿到了第一手投流数据,开始摸到一点门道:什么样的内容适合投?什么时候投效果最好?这为我们后续的精准营销打开了大门。从此,付费投流成了我们的常规武器,虽然每次投入不大,但像炒菜放的味精,适时来一点,能提鲜。
第二个大动作,就是搞“主题专场直播”。
以前我们的直播,有点像杂货铺,啥都卖点,缺乏焦点。用户进来逛一圈,可能没看到感兴趣的就走了。吴永浪提议:“汪哥,咱们能不能学学电视台,搞个‘主题之夜’?比如‘衬衫专场’、‘牛仔裤专场’,把所有相关产品集中起来,深度讲解,营造氛围,说不定能引爆。”
这主意好!集中火力,打歼灭战。我们决定拿我们的优势品类——“衬衫”和“牛仔裤”开刀,搞两场主题专场。
打仗,得先备足弹药。云飞和林夕忙活开了。云飞负责供应链,确保专场货品库存充足,尺码齐全;林夕负责“排兵布阵”,把衬衫按风格(商务、休闲、时尚)、面料(棉、麻、丝)分门别类,准备好搭配方案(衬衫配什么裤子、鞋子)。
打仗,还得有作战计划。吴永浪团队精心策划了直播脚本:前半小时讲衬衫的挑选门道(不同领型、版型适合什么身材场合),中间半小时是穿搭演示(一套商务、一套休闲、一套度假风),后半小时集中促销,推出专场专属优惠券和限时折扣。预告短视频提前三天就开始发,内容都围绕“衬衫”展开,吊足胃口。
首场“衬衫专场”定在周五晚八点黄金档。开播前,大家心情像等高考放榜。我深吸一口气,点下“开始直播”。
效果出奇的好!因为主题明确,进来的用户目的性强,停留时间明显变长。我讲得更投入,从一件白衬衫的工艺讲到不同场合的穿搭哲学,粉丝互动也特别踊跃,评论区都在问衬衫相关的问题。当专场优惠券一放出,订单提示音“叮咚叮咚”开始密集响起!
那感觉,像过年放鞭炮,噼里啪啦,喜庆!后台数据显示,在线人数峰值冲到了8000多人,更关键的是转化率大幅提升!因为用户是冲着“衬衫”来的,需求明确,我们准备充分,成交意愿特别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服装品牌主理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服装品牌主理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