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见·特战师比武
一>、见·七千精锐的锋芒对决
,练兵场的寒风里,“武力大比拼”的号角落幕一周后,高强度超能特训进入一个阶段,各队伍便如蓄势已久的猛虎般展开较量。射击、格斗、爆破、战术协同……七大科目环环相扣,从单兵绝技到团队配合,七千精锐将“野战军佼佼者”的实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一场比拼都透着“不服输、肯较真”的特战血性。
二>、见·射击比武:神枪手的“百步穿杨”
射击区设在练兵场东侧的开阔地,五十米外的靶纸被风刮得微微晃动,靶心只有碗口大小。最先登场的是原独立旅机枪连的栓柱小队——栓柱本就是猎户出身,当年在万家岭战役中“五十步穿钢盔”的事迹早已传遍野战军,此刻他扛着缴获的日军重机枪,往地上一蹲便稳如磐石。
“预备——放!”随着裁判口令,栓柱扣动扳机,重机枪的“哒哒”声在旷野里回荡。硝烟散去,靶纸被抬上来时,全场哗然:十发子弹,九发命中靶心,还有一发擦着靶心边缘,弹孔密集得像蜂窝。“好!”陆沉在高台上忍不住鼓掌,而栓柱却皱着眉摇头:“风大了,差一枪满环。”
紧随其后的是原第八纵队的狙击组,组长佟晓月是队伍里少有的女战士,曾在林公渡战役中一枪击毙日军机枪手。她抱着改装的狙击枪,趴在草丛里,瞄准、调整呼吸,动作一气呵成。三发子弹过后,靶心处出现三个重叠的弹孔——“三发全中!”裁判的喊声刚落,女兵们的欢呼声便响彻射击区。佟晓月站起身,对着高台上的宋清比了个胜利的手势,眼里满是骄傲。
最让人惊叹的是新兵组的较量。来自苏中军区的年轻战士陈小虎,用一把老旧的步枪,竟打出了与栓柱不相上下的成绩。事后大家才知道,他参军前是村里的“弹弓王”,凭着这手“准头”,在反“扫荡”时曾用土枪打下过日军的信鸽。“只要能打鬼子、保家乡,啥枪我都能练熟!”陈小虎的话,引得周围战士阵阵喝彩。
三>、见·格斗比武:硬骨头的“近身搏杀”
格斗区被围得水泄不通,红绳圈出的赛场里,选手们赤手空拳,比的是招式、拼的是意志。首战是原独立旅的黄英贵对阵第八纵队的老兵赵刚——黄英贵在高杨战役中曾徒手夺过日军的刺刀,赵刚则是少林俗家弟子,拳脚功夫过硬。
两人刚一交手便火花四溅:赵刚一记直拳直奔黄英贵面门,黄英贵侧身躲过,反手扣住他的手腕,脚下一扫,想将其绊倒;赵刚却借势翻身,膝盖顶住黄英贵的腰腹,两人僵持在原地。“好!”围观战士的呐喊声此起彼伏,陆沉在高台上点评:“黄英贵擅用巧劲,赵刚根基扎实,都是好苗子!”
最终,两人斗到三十回合,黄英贵瞅准空隙,一记锁喉将赵刚按在地上,却立刻松手扶起他:“赵哥,承让了!”赵刚抹了把汗,笑着捶他一拳:“你这小子,下手真不留情!”
女子组的格斗更是让人眼前一亮。宋清带着闪电小队的女兵参赛,对阵原第七纵队的男兵组。佟晓月对上一个比她高半头的男战士,刚开始被对方的力量压制,却凭借灵活的身法,绕到对方身后,一记过肩摔将其放倒。
“女兵也能打硬仗!”陆沉的喝彩声刚落,宋清已与另一名男兵缠斗起来,她避开对方的重拳,抓住其手臂反关节一拧,男兵疼得直咧嘴,乖乖认输。赛后,男兵们纷纷感叹:“以后可不敢小瞧女兵了!”
四>、见·爆破比武:巧劲与勇气的“双重考验”
爆破区设在练兵场西侧的废弃碉堡前,科目是“精准炸毁碉堡射击孔,不伤及周围假人”——既要炸得准,又要控得住,考验的是爆破手的计算能力与心理素质。
原独立旅的爆破组最先登场,组长是曾在盐阜战役中炸过日军坦克的老兵王铁牛。他带着两名队员,围着碉堡测量距离、计算炸药用量,还在地上画满公式。“用两公斤炸药,分两处引爆,保证只炸射击孔!”王铁牛胸有成竹地说。随着“轰隆”一声,碉堡的两个射击孔被精准炸毁,周围的假人完好无损。
陆沉走过去,拍着他的肩膀:“老伙计,还是你稳!”让人意外的是新兵组的表现。来自邵伯的年轻战士李二娃,用自制的“土炸药包”,竟也完成了任务。原来,他在家时是爬山采石的,对炸药的用量和引爆时机了如指掌。“俺爹说,炸石头要巧劲,炸鬼子的碉堡也一样!”李二娃的话,让在场的老兵们纷纷点头——民间的智慧,在战场上同样能发光。
最惊险的是“限时爆破”科目。要求选手在三分钟内,穿越模拟的“地雷区”,到达碉堡前完成爆破。原第八纵队的战士吴小黑,在最后十秒才抵达碉堡,手抖着点燃导火索,刚跑开几步,炸药就炸响了。当看到射击孔被炸毁时,他瘫坐在地上,却笑着比了个“胜利”的手势——这股“不服输”的劲,正是特战师需要的血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蚀第一部请大家收藏:(m.zjsw.org)蚀第一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