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消融,山风里终于褪去了刺骨的寒意,带着几分草木抽芽的温润。鹞子洞上的积雪渐渐融化,顺着悬崖峭壁汇成细小的水流,滴滴答答地落在山涧里,像是春天的脚步声。
峡谷伏击战后,已经安稳了近十天。洞里的粮食还够支撑一阵,但空间狭小,五十多号人挤在一起,日子久了终究不是办法。更让吴新辉挂心的是,黑松沟还有二百多号乡亲,当初为了躲避抓壮丁,分散躲在周边的山洞和密林里,只派了几个骨干暗中联络,如今局势稍缓,总得想办法让大家团聚。
“政委,我和俊刚去打探打探吧。”狗娃揣着一把步枪,走到吴新辉面前,眼神里满是跃跃欲试。贺俊刚也跟着站起身:“我们去黑松沟周边多转几圈,看看国民党的兵到底还来不来,顺便找找分散的乡亲们。”
吴新辉沉吟片刻,点了点头:“也好。你们俩身手好,又熟悉地形,切记多加小心,别贸然深入,半个月内务必回来。”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条,上面记着几个乡亲们可能藏身的地点,“如果遇到乡亲,先告知情况,让他们再等等,等确认安全了,咱们就一起回去重建家园。”
“放心吧政委!”两人齐声应道,简单收拾了干粮和武器,趁着天刚蒙蒙亮,顺着栈道下了山。
春日渐暖,山间的枯枝抽出了嫩绿的新芽,野兔、山鸡等小动物也渐渐多了起来。狗娃和贺俊刚顺着后山小道往黑松沟方向走,一路上小心翼翼,遇到岔路就停下来观察,确认没有敌军踪迹后才敢前行。
他们先去了黑松沟附近的几个村落,这些村子当初也遭了国民党兵的搜刮,如今虽有村民回迁,但个个面带警惕。狗娃和贺俊刚换上了粗布衣裳,装作走亲戚的样子,悄悄和村民攀谈。
“老乡,最近还有国民党的兵过来吗?”狗娃递过一把自己猎来的野兔,笑着问道。
老乡接过野兔,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自打半个月前他们烧了黑松沟的窑洞,就再也没来过了。听说邻县来了共产党的队伍,他们忙着应付那边,顾不上这边的山沟沟了。”
贺俊刚心里一动,追问道:“你说的是真的?共产党的队伍来了?”
“错不了!”老乡点点头,“前几天有走脚的货郎路过,说在县城外看到了队伍,戴着红五星帽子,待人可和气了。”
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欣喜。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只要能和组织接上联系,他们就不再是孤军奋战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仔细探查了黑松沟周边的山路、隘口,甚至冒险靠近了当初国民党兵驻扎过的镇子。镇子上果然只有少量民团驻守,一个个懒懒散散,根本没有要进山搜查的迹象。他们还按照吴新辉给的纸条,找到了几个乡亲们藏身的山洞,告知了目前的局势,让大家耐心等待回迁的消息。
半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狗娃和贺俊刚带着满满的消息,如期返回了鹞子洞。
“政委!我们回来了!”两人一进洞,就高声喊道。
吴新辉、贺峻霖等人立刻围了上来,脸上满是期盼。
“怎么样?外面情况如何?”贺峻霖扶了扶眼镜,急切地问道。
狗娃喝了一口水,喘着气说:“国民党的兵没再来过!邻县还来了咱们共产党的队伍,他们估计顾不上这边了。我们还找到了分散的乡亲,他们都等着回去呢!”
贺俊刚补充道:“黑松沟的废墟我们也去看了,窑洞虽然烧了不少,但还有几间能修补,周边也没发现敌军的暗哨,回去重建应该安全。”
众人闻言,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压抑了这么久,终于能回到自己的家园了。
吴新辉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既然情况安全,那咱们就准备回迁!贺峻霖,你带几个人先下去,通知所有乡亲,明天拂晓在黑松沟村口集合。柳擎苍、刘双喜,你们负责组织队伍,分批下山,老弱妇孺走在中间,青壮年前后护送,务必保证安全。”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洞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每个人都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脸上洋溢着对家园的憧憬。
第二天拂晓,天还没亮透,鹞子洞的众人就开始有序下山。柳擎苍带着几个青壮年走在最前面,手持武器,警惕地观察着四周;中间是老人、妇女和孩子,贺峻霖跟在旁边,不断安抚着大家的情绪;吴新辉、贺俊刚和狗娃断后,确保没有人掉队。
山路已经解冻,不再像冬天那样湿滑难行。孩子们挣脱了大人的手,在队伍旁边欢快地跑着,手里拿着刚摘的野花,脸上满是天真的笑容。刘花抱着小念安,走在队伍中间,看着远处渐渐清晰的黑松沟轮廓,眼里泛起了泪光。多久了,她终于要回到自己的家了。
太阳升起的时候,队伍抵达了黑松沟村口。二百多号乡亲早已在那里等候,见到吴新辉等人,纷纷迎了上来,脸上满是激动和喜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请大家收藏:(m.zjsw.org)旱魃:陇塬骸骨三百万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