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三,沧州城外的官道上,北伐大军的旗帜如林,绵延数十里。刚经历沧州之战的将士们虽有疲惫,却个个眼神坚定——马鞍旁的燧发枪擦得锃亮,蒸汽火炮车的钢铁车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三万骑兵的战马不时刨着蹄子,似也在期待下一场战事。李虎勒住缰绳,望着北方天际,那里正是保定的方向。
“大将军,沧州已肃清,粮草与弹药已补充完毕,随时可北上!”张勇策马来到李虎身侧,声音洪亮。李虎点了点头,从怀中取出一份折叠的信纸——这是王巢从济南发来的密信,信中不仅嘉奖了沧州之战的战功,更提醒他:李自成已派大将刘芳亮率五万大顺军驻守保定,务必小心应对,不可轻敌。
“刘芳亮……”李虎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他早听闻此人是李自成麾下的“五虎将”之一,早年随李自成在陕西起事,擅长守城,曾多次击退明军的进攻。“传令下去,大军全速前进,务必在五日内抵达保定城外!”李虎抬手一挥,身后的“明”字大旗随之飘动,大军如一条灰色巨龙,朝着保定方向疾驰而去。
四日后,北伐大军抵达保定城南三十里处的清苑镇。李虎令大军在此安营,随后派出十队斥候,分别探查保定城的防务与刘芳亮的兵力部署。当晚,斥候陆续回报,汇总的消息让中军大帐内的气氛愈发凝重——保定城墙高五丈,宽三丈,墙体由青砖砌成,比沧州城更为坚固;刘芳亮在四门各部署一万士兵,其中西门兵力最厚,不仅有两万士兵驻守,还在城外挖掘了三道深两丈的壕沟,沟内灌满水,沟上铺设的木板下暗藏尖刺,显然是将西门设为防御重点。
“看来刘芳亮是想凭西门的工事,拖垮我们。”张勇看着桌上的防务图,语气带着一丝不屑,“不过他也太小看我们的火炮了,就算有三道壕沟,也挡不住蒸汽火炮车的轰击!”
李虎却摇了摇头,手指在防务图上缓缓划过:“刘芳亮久经沙场,不会这么简单。他故意将西门设防得如此严密,就是想吸引我们主攻西门,然后在其他城门设下埋伏。我们若强攻西门,不仅会损失惨重,还可能被他趁机偷袭后方。”
帐内的将领们纷纷点头,眼中满是认同。李虎继续说道:“我倒要给他来个声东击西。王勇!”
帐下一员身材精瘦的将领应声出列,单膝跪地:“末将在!”
“你率两万步兵,携带五十门轻型后膛炮,明日清晨前往保定西门,摆出强攻的架势——多架云梯,多插旗帜,让刘芳亮以为我们要主攻西门。记住,只许佯攻,不可真的攻城,若大顺军出城反击,立刻撤退,不可恋战!”李虎的语气不容置疑。
“末将遵命!”王勇领命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兴奋。
“张勇,你随我率领十万中军主力,携带八十辆蒸汽火炮车与一百门后膛炮,今夜三更出发,绕至保定南门,明日午时发起猛攻!”李虎转向张勇,继续部署,“另外,我已令周毅率领三万后军,携带二十辆蒸汽火炮车,绕至保定北门,明日午时与我们同时行动,轰击北门城墙,扰乱刘芳亮的部署!”
“大将军妙计!”张勇高声应和,帐内将领们也纷纷赞叹——如此一来,刘芳亮的注意力被西门吸引,南门与北门同时受攻,必然首尾不能相顾。
次日清晨,保定西门外突然响起震天的鼓声。王勇率领的两万步兵,在西门外三里处列阵,五十门轻型后膛炮对着西门城墙开火,炮弹虽未对城墙造成太大损伤,却也打得城墙上的大顺军士兵纷纷躲闪。同时,士兵们推着数十架云梯,朝着城外的壕沟冲去,看似要强行架梯攻城。
城楼上的刘芳亮看到这一幕,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果然没猜错,北伐军果然主攻西门!“传我命令,西门所有士兵严阵以待,投石机与弓箭手准备,只要北伐军靠近壕沟,就给我往死里打!”刘芳亮高声下令,城墙上的大顺军士兵立刻忙碌起来,投石机的石弹被搬上城头,弓箭手们拉弓搭箭,瞄准了城外的北伐军。
王勇站在阵前,看着城墙上的动静,心中暗暗得意。他按照李虎的吩咐,令士兵们反复冲锋,却在靠近壕沟时故意撤退,如此往复,不仅吸引了大顺军的全部注意力,还消耗着他们的体力与弹药。城楼上的刘芳亮渐渐不耐烦,几次想下令出城反击,却被身边的参军拦住:“将军,北伐军来得蹊跷,恐怕有诈,我们还是坚守城池为好。”刘芳亮虽有些犹豫,但想到李自成的嘱托,最终还是按捺住了冲动。
与此同时,保定南门城外,李虎与张勇率领的中军主力已悄然集结。八十辆蒸汽火炮车整齐地排列在南门三里处的高地上,炮口对准了南门城墙;一百门后膛炮则在火炮车两侧铺开,炮管微微上扬,随时准备发射。李虎看了一眼怀中的怀表,时针已指向午时,他抬手示意,身旁的鼓手立刻敲响了进攻的鼓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