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萧亚轩星夜驰援唐山,廖奎在香港统筹救灾物资,振华电子上下都因国难而暂时将商业纷争搁置一旁之际,远在大洋彼岸的罗斯戴尔家族,却并未因这场人类共同的悲剧而稍有停手。他们的攻击,如同潜伏在阴影中的毒蛇,精准而冷酷地选择了这个时机,再次露出了獠牙。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联邦地区法院(甚至可能特意选择了以处理专利诉讼快速、且有时对专利权人较为“友好”而闻名的德州东区法院),一份厚厚的起诉状被正式递交。
起诉方是一家名为“创新未来科技控股公司”的空壳实体,注册在开曼群岛,背景模糊,但其最终的资金来源和控制权,经过层层穿透,最终指向了罗斯戴尔家族掌控的某个离岸信托。被告方,则是振华电子(北美)有限公司,以及其紧密合作的“音频前沿”公司。
诉状指控振华北美公司及其产品“青龙”系列音频芯片,侵犯了“创新未来科技”所拥有的三项关于“特定高频信号处理算法优化”及“低功耗微结构设计”的美国专利。诉状写得极具技巧性,刻意模糊了专利保护范围的具体边界,将一些在行业内近乎公知的技术概念或极其宽泛的设计思路,与他们精心撰写的专利权利要求书强行关联,并附上了看似专业、实则充满误导性的技术对比分析报告。
其目的昭然若揭:并非真的要证明“青龙”技术构成实质侵权(事实上,基于系统技术的“青龙”在底层原理上就与现有技术路径迥异),而是要利用美国复杂、漫长且昂贵的专利诉讼程序,将振华北美拖入法律泥潭。
消息传到香港时,廖奎正在协调一批通过向家船只运往天津的帐篷物资。他接到李志维越洋打来的加密电话,脸色瞬间阴沉如水。罗斯戴尔家族,竟然选择在唐山大地震这个举国同悲的时刻发难,其冷血与卑劣,超出了商业竞争的底线。
“老板,对方来者不善。选择的法院偏向专利权人,诉讼周期可能会很长,光是证据开示程序就可能持续一两年,律师费用将是天文数字。而且,一旦法院初步裁定颁发临时禁制令,禁止我们在美国销售涉及争议专利的产品,哪怕最终我们赢了官司,北美市场也可能已经丢了。”李志维的声音充满了疲惫与压力,北美团队刚刚抵挡住一波价格战,又面临如此严峻的法律挑战。
廖奎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看了一眼窗外阴沉的天空,仿佛能看到那片正在承受苦难的土地。“志维,顶住。这是罗斯戴尔的阳谋,就是要消耗我们,拖垮我们。国内现在的情况特殊,但我们不能自乱阵脚。法律层面,我来安排。”
他立刻转身,走进了谢亦菲的静养房间。
谢亦菲正靠坐在床头,依旧虚弱,双手的恢复进展缓慢,精神不济。但当她听到廖奎简述完美国的专利诉讼情况后,那双因伤病而略显暗澹的眸子,瞬间迸发出一丝锐利的光芒。虽然身体被困于病榻,但她的头脑,依旧是她最强大的武器。
“典型的……专利流氓手段,加上……罗斯戴尔的资本。”她声音微弱,却异常清晰,每个字都带着冷静的分析,“他们不在乎输赢,只在乎过程……过程中的消耗和……市场阻碍。”
她微微喘息了一下,继续道:“应诉!必须……强硬应诉!不能……让他们觉得我们……会退缩。”她看向廖奎,眼神坚定,“奎哥,帮我……联系……金杜律师事务所的……王秉正律师。他现在……是亚太区……顶级的……跨境知识产权诉讼专家。还有……他在美国……合作的……顶级诉讼律所……‘众达’或者‘瑞生’……必须聘请……最好的团队!”
虽然说话断断续续,但她的思路极其清晰。她知道,面对这种量级的对手和如此复杂的法律环境,必须聘请最顶尖、最有经验的律师团队,才能在程序和法律技术上与对方抗衡,将损失降到最低。
“好!我立刻去联系!”廖奎没有丝毫犹豫。他信任谢亦菲的判断,尤其是在她曾经擅长的领域。
“告诉王师兄……这不是……普通的商业诉讼。这是……战争的一部分。我们需要……他们全力以赴。”谢亦菲补充道,她深知,仅仅依靠商业委托关系可能不够,必须让律师团队理解这场诉讼背后的生死存亡意味。
在廖奎的紧急运作和谢亦菲的远程指导下,一个由香港金杜律师事务所牵头,联合美国顶级律所“众达”组成的豪华律师团迅速组建完毕,并正式代表振华北美公司应诉。律师团的首要目标非常明确:第一,坚决抗辩,质疑对方专利的有效性(主张其缺乏新颖性或创造性);第二,全力反驳侵权指控,详细阐述“青龙”技术的独特原理与对方专利的本质区别;第三,尽可能拖延诉讼进程,并反诉对方滥用诉讼程序,进行不正当竞争。
这注定是一场漫长的、烧钱的拉锯战。每一份法律文书的往来,每一次法庭听证,都意味着巨额的律师费用和时间成本。罗斯戴尔家族试图用金钱铸成的枷锁,捆住振华在北美前进的脚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逆流60年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逆流60年代请大家收藏:(m.zjsw.org)逆流60年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