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秘书推了推眼镜,解释道:“大家误会我的意思了。并不是要冒领举报之功——事实上也冒领不了。但如果说举报人原本想隐瞒,是厂长您察觉端倪,经过您的教导和劝说,他们才决定举报的,这不也合情合理吗?”
“……”
这个说法实在有些缺德,一时间没人接话。
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人迟疑地说:“举报人不会同意吧?这样一来,他们的功劳就少了一大半,甚至可能被怀疑包庇……”
“哎,我们可以好好劝劝。比如,拿工种考核和那位老太太的五保户资格聊一聊。他们应该能通情达理,体谅我们的难处……”
!!!
在场的人嘴角都忍不住抽搐。
能把要挟说得如此清新脱俗,你也真是个人才。
杨厂长猛地站起身。
“就这么定了!”
聋老太太和易忠海还不知道,杨厂长又给他们设下了一个大坑,他们的名声恐怕要更加难听了。
这一回,他们怕是要接连栽几个跟头。
李进阳这回可真是被坑惨了。
杨厂长正在开会时,厂办的同志敲门走了进来。
“厂长,有位叫何大清的同志来找您,说想见您一面。”
“就说我正忙着,他这时候来添什么乱……等等!”
杨厂长原本打算让人把何大清打发走,却忽然想起何大清和聋老太太、易忠海都住在同一个院子。
让他去当中间人,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种事总不能自己亲自去谈,至少前期得找人去探探口风。如果对方有什么想法或条件,也能通过中间人有效沟通,避免自己直接出面导致谈判陷入僵局,没有回旋余地。
“厂长?”
正在开会的人发出疑问。
杨厂长沉吟片刻,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然后问道:“你们觉得这个人选怎么样?能不能胜任?”
其他人纷纷表示赞同,甚至喜出望外——这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何大清算得上是杨厂长的人,又和举报人住在同一个院子,关系密切,简直是雪中送炭。
“厂长,他绝对合适,总比我们亲自去找举报人强。”
“没错,而且我记得何大清是厂长您亲自安排进食堂工作的吧?他肯定会用心办事。”
“不止呢,上次他被保卫科抓了,也是厂长您帮忙解决的,连他儿子的工作您也出了力。”
“那就更合适了!”
“厂长,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耽误了。要是等那边把材料报上去、公布出来,我们想做什么都晚了。就让他去吧,争取今天把问题谈妥。”
被人这么一劝,杨厂长也拿定了主意:“行,把人家请进来吧。各位,第一场仗这就开始了,能把何大清说通,就是好的开头。怕他一时转不过弯来,待会儿大家帮着劝劝,一定得让他明白这事有多重要。”
办公室里的人纷纷应声,个个摩拳擦掌,拍着胸脯保证。
对付李副厂长和李科长他们没把握,但拿捏一个厨子,还是十拿九稳的。
等何大清提着一包干枣和几串蘑菇走进门,还没来得及开口,就愣住了。
——怎么这么多人?
他是来送礼的,这么多人,还怎么开口?
没错,他这趟来,是为了办易忠海托付的事。既然答应了,就得办到。
而且他觉得这事不算难,毕竟有聋老太太备下的厚礼,对杨厂长来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没理由不答应。
“厂长,你们正忙着呢?您先忙工作,我出去等会儿……”
何大清话还没说完,宣传科长就满脸堆笑地把他“搀”了进来。
“别别别,何师傅,我们不忙,就随便聊聊天。你来得正好,快请坐。”
“来来,何师傅,喝口茶,这是杨厂长珍藏的上等茶叶,一般人来了可喝不到。也就您来了,我们才能跟着沾光。”
“小心烫,慢点喝。何师傅吃饭了没?这儿有点心,饿了就先垫垫……”
“大清,上次不就跟你说了嘛,叫我杨子就行,再喊厂长我可生气了!工作是工作,不影响咱们私底下的交情。”
连杨厂长也不再端着架子,反倒像个老大哥似的,假装不高兴地说道。
好家伙!
何大清汗毛都竖起来了,眼神发直。
心想:是我喝多了,还是厂长喝多了?
上回过来,偷偷让秘书提醒我别总拿过去关系说事的人,不是你吗?
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呵呵,厂长,各位领导,你们可别吓我,我这人胆子小……”
“有什么事您们尽管吩咐,我也是轧钢厂的人,为领导分忧是应该的!”
“是不是去给哪位大领导掌勺?您放心,别的我不敢夸口,可论手艺,我何大清谁也不怵……”
何大清明察秋毫,很快猜出了端倪——这些人八成是有用得上自己的地方,赶紧表态没问题。
能攀上领导的关系,他求之不得。
又闲话几句,等夸得何大清心里发虚,杨厂长才轻咳一声,王秘书连忙道出实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