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裕说:作为一个君主,他最高尚的德行莫过于明察秋毫,做到了明察就可以照见奸邪之事,那么各种邪恶的事情就无法蒙蔽他的双眼。汉昭帝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而周成王却有他的惭愧之处,汉高祖、文帝、景帝都不如他。周成王听信了管叔、蔡叔的一些流言,导致周公狼狈东征。汉高祖听说陈平曾背叛过魏国和楚国,就想舍弃这位心腹大臣。汉文帝因为季布酗酒难以亲近,就罢免了他的股肱之臣,因为怀疑贾谊擅权乱政,又疏远了这位贤士。汉景帝相信诛杀晁错可以平息叛乱,结果错杀了三公。这就是“心怀狐疑,招来谗言”。如果汉昭帝有伊尹、吕尚这样的辅佐之臣,那么成王、康王的盛世也不足以相比。?
上官桀等人想要造反,那霍光就必须死。他们想了个除掉霍光的办法,就是让盖长公主准备一场宴会,然后去邀请霍光前来参加,还再宴会周围埋伏了士兵,等他进来之后就将他杀死,接着就是废黜皇帝,迎立燕王登基。燕王这边呢,就通过写信的方式和上官桀进行联络,答应事成后封他为王,同时还联合了数千位郡国的豪杰之士。刘旦将他们的计划告诉了国相平,平担忧说:大王之前与刘泽合谋,事情还没开始就已经败露了,就是因为刘泽一向夸夸其谈,喜欢欺凌他人。我听说上官桀为人一向轻率,而上官安年轻骄纵,我担心他们会像刘泽那样干不成大事,又担心事成后会背叛大王。刘旦淡淡说到:前些日子皇宫出现了一位自称是卫太子的男子,长安城中的百姓纷纷趋附,形势几乎无法制止。大将军害怕出乱子,就出兵戒备,这手段不过是为了自保罢了。如今我是皇上的长兄,天下人都信任我,何必担心被背叛呢!
就在上官桀和燕王那边聊的火热的时候,上官安这孩子又打起了歪心思,他准备将燕王诱骗到长安来杀了他,然后再把皇上给废了,随后立上官桀为皇上。这时有人就说了:皇上被废了,那皇后怎么办呢?上官安冷漠的说:追逐麋鹿的狗,难道还会顾及兔子吗!况且我们是依靠皇后才能有如此尊贵的身份的,一旦皇上的心变了,那时候我们就算想做个普通的老百姓也不可能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可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他们的谋划被稻田使燕仓给知道了,燕仓就把这事汇报给了大司农杨敞。但杨敞这个人办事一向很谨慎,害怕给自己惹来麻烦,就不敢将此事上奏朝廷,于是就假装自己得病了,然后卧床不起,但是他还是把事情告诉了谏大夫杜延年;杜延年就把事情上奏给了皇上。到了九月,皇上就下诏,命令丞相率领中二千石官员前去追捕孙纵之及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并将他们的宗族全部诛杀,盖长公主也自杀了。燕王刘旦听说后他的同伙都死了后,就赶忙召见国相平说:如今事情已经败露了,是不该立即发兵?平想了想说:如今上官桀已死,这是百姓都知道的,此时已不能再发兵了。此时的刘旦那是忧愤交加,然后举办了酒宴与群臣、妃妾诀别。恰好遇到皇上写了玺书来责备他,他就用绶带自缢而死,王后、夫人随刘旦自杀的有二十多人。看到刘旦这么识趣,皇上也是法外开恩,就下令赦免了燕王太子刘建,只是把他贬为了庶人,还给刘旦赐了谥号为“刺王”。皇后因为年龄小,而且也没参与阴谋,加上她又是霍光的外孙女,所以就没有被废黜。
到了冬季十月,朝廷下令封杜延年为建平侯;燕仓为宜城侯;原丞相征事任宫因为捕获上官桀的功劳,被封为弋阳侯;丞相少史王山寿因为诱骗上官安的功劳,被封为商利侯。后来,魏相在应对皇上的策问时提出:再燕王谋反之前,韩义挺身而出劝他不要谋反,结果被燕王杀害了。韩义虽然没有比干那样的亲属关系,却实实在在的践行了比干的忠节,应当厚重的赏赐他的儿子,以此向天下人展示朝廷不会忘记有功之人,同时也要明确作为臣子的义务。于是,韩义的儿子韩延寿就被提拔为了谏大夫。?
大将军霍光觉得如今的朝廷缺乏老臣,而光禄勋张安世自先帝时期就担任尚书令,为人品行纯正,于是就推荐张安世担任右将军兼光禄勋的职位,让他作为自己的副手。张安世是已故御史大夫张汤的儿子。霍光又觉得杜延年对朝廷是忠诚的,就提拔他为太仆、右曹、给事中。但是霍光执法非常的严厉,而杜延年就常常以宽厚的作风辅佐他。面对官吏和百姓向朝廷提出的建议时,霍光就交给杜延年去处理并给予回复。如果提的建议可以试用,杜延年就会推荐他们担任县令,或者由丞相、御史任用,等任用满一年后,就根据他们的表现上报朝廷;或者依法追究其罪责。?
就在这一年,匈奴又一次派出了两万骑兵,他们把这两万人分为了四队,让他们同时入侵汉朝的边境。面对匈奴的侵袭,汉军就对他们实行了严厉的打击,这次总共斩首、俘虏了九千人,还生擒了瓯脱王,汉军却没有多大的损失。匈奴军队看到瓯脱王被汉朝军队俘虏了,心里感到十分恐惧,他们觉得汉军会继续追击,所以就向西北逃窜而去,不敢再南下放牧了,并派遣百姓屯驻在瓯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jsw.org)资治通鉴新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