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庆自知必死,冷笑讥讽道:“你以为我身为晋商旁支,便能得家族庇护?此案不过是我贪心所致,无关朝堂大局,留我何用?”
“我非诱饵,钓不出你心中大鱼。如今徒耗粮米,不如赐我一死。”
“城中粮草,怕是所剩无几了吧?”
他甩开散乱发丝,露出一双浑浊眼眸,直视岳山,眼底暗藏得意。
他毫无悔意,反因岳山困境而窃喜。
连日饭食稀薄,粟米渐少,岂非城中缺粮之证?
“沧州城四面树敌,岂能如京城般稳控物价?”
这般心思自他眼中流露,岳山只觉可笑。
“你确非晋商嫡系,连旁支都算不上,能爬至此位,不过虚张声势。然越是此类人,越急于证明不逊于嫡脉,行事便愈发不择手段。”
“你在沧州经营多年,赃银岂止两三万两?若无靠山,自无需打点,余银藏于何处?”
吉庆眼中惊色稍纵即逝,随即平静道:“侯爷眼中,两三万两竟不值一提?”
岳山未答,向身后贾芸示意。狱卒随即端来酒菜。
见佳肴置于面前,吉庆狐疑道:“大人竟从口中省下饭食赐我,倒叫人感动。”
贾芸上前道:“此乃军营寻常伙食。城外早已无流民作乱。实话告你,城中秩序已复,奸商或抄家或流放,抄得粮食六万石,白银百万两。”
“银粮堆满城北大仓,又新建两座粮库。侯爷岂会养不起灾民?”
“近日牢中新押商贾,你未闻只言片语?愚昧至此,实属可怜。”
此言如雷轰顶,吉庆顿觉天旋地转。原以为无解之困,竟已烟消云散。
牢中确添新人,他却无从探问。
贾芸摆好酒食,退出门外。
铁门闭合,岳山在外懒懒道:“你纵不言,我也知银两所在。黄泉路上,黄文华自会陪你,不致孤单。”
吉庆双目圆睁,双手战栗,面对酒食,竟难举箸。
岳山淡然道:“凡事总有个缘由,朴正那厮,起初是为了给女儿治病才贪银子,女儿死后便沉溺享乐,整日流连于酒巷青楼。可你不同,通判大人,你既不奢靡挥霍,攒下的银两又去了何处?”
“晋商认祖归宗的门槛,本侯记得清清楚楚,需得官至几品,身家几十万两方可,是也不是?”
见吉庆面色惨白,双唇发青,岳山继续道:“放心,你这辈子都别想认祖归宗,最终不过是乱葬岗里野狗的吃食。”
“本侯给过你机会,若早些坦白,或许能保你妻儿性命。如今嘛,待你死后,他们流放两千里,生死各安天命。”
“至于你那些积蓄,早被黄家败光了,就别再痴心妄想了。”
吉庆再也按捺不住,扑到铁栏前连连叩首:“侯爷开恩!小的还有用处!那贩人的案子尚未告破,幕后主使正是黄家,我们不过行个方便。小的愿将所知尽数禀告,不求活命,只求给家中留条血脉!”
岳山本已转身,闻言又折返回来。
“要说就说些本侯不知道的。”
吉庆急喘几口气,慌忙思索。
岳山不耐道:“本侯的耐心有限。”
吉庆忙道:“侯爷明鉴,小的并非晋商旁系,只是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子。那负心汉对我们母子薄情寡义,母亲临终时仍死不瞑目。那时我才十五六岁,发誓定要回晋中讨个说法。”
“母亲毕生心愿就是归葬故土,可没有族谱身份,唯有认祖归宗才能遂愿。晋商世族的门槛确实......”
岳山冷声打断:“本侯没兴趣听你诉苦。谁人没有难处?难道就能因此盘剥百姓?你这种人,死不足惜!”
吉庆磕头如捣蒜:“是是是,小的这就说正事。沧州缺粮,其实与侯爷也有些干系。”
这话倒让岳山来了兴致:“哦?”
吉庆解释道:“原本城中有五千石救济粮,各县却压着不发。恰逢侯爷赴任前,来了伙晋商,说要趁着北蛮施压京城时囤货居奇。他们骗走存粮,许诺给我数倍利润。本想着等银子到手,再去南方补足粮库,谁知......”
“晋商?”
岳山轻声重复。
后续情形,他已猜出七八分。定是那伙商人以为奇货可居,却不知岳山上任后雷厉风行,对哄抬物价者轻则杖责,重则抄没。
军政大权尽握于手,岳山一声令下,整座城池便再掀不起半点波澜。
最终落得个血本无归的下场。
临时运进城的大批粮食无处存放, 霉变的速度更快。
一场空欢喜,吉庆此刻确实该慌了。
随后,吉庆又道:“我与朴知府同黄家合作多次,黄家家主黄文华曾提议拐卖人口。由官兵抓捕无家可归的流民,再由他们转手卖掉。”
“这买卖稳赚不赔,还能减轻城中的粮食压力……”
岳山怒斥:“禽兽不如!”
吉庆叹了口气,继续道:“当时也是无奈之举,后来城中又冒出个搅局的,便是那位柳公子。”
“兴许是他武艺高强,心思缜密,独自探查便发现了人口贩卖之事。我们察觉此事恐难遮掩,便想 灭口,再嫁祸于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