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影视基地的清晨,总是带着深秋特有的寒意,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新,却也夹杂着一丝即将开机的紧张。
然而,乾清宫西暖阁的片场,却早已是热气腾腾,一片忙碌的景象。
工作人员们穿着厚重的羽绒服,在片场内外穿梭不息,手里抱着各种道具,或是小心翼翼地调整着灯光的位置,确保每一束光线都能精准地落在预设的区域。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奇特的混合香气,那是线香的清幽,与名贵香料的馥郁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既庄重又神秘的味道。
据说,这是道具组特意按照明代史料记载,精心调配的龙涎香,与嘉靖皇帝当年所用的配方,出来的效果几乎分毫不差。
不过用料比较科技,还好没有狠活,所以价格还不算贵,真的龙涎香剧组也用不起。
李红星穿着一身浅蓝色的太监常服,静静地站在片场的角落里,他的手指反复摩挲着腰间那条玉带。
那玉带是仿制的明代宦官玉带,用劣质玉料制成,边缘有些毛糙,却沉甸甸的,压得他腰部有些酸胀。
这是他特意向道具组申请的真实道具,他说:“戴着沉,才能找到冯保被规矩压着的感觉。”
他要从每一个细节,去感受冯保的生存状态,去理解这个角色所承受的无形压力。
开机仪式简单得有些出乎意料,没有媒体的长枪短炮,没有粉丝的尖叫呐喊,甚至没有多余的寒暄和客套。
片场中央,一口古朴的青铜香炉静静地摆放着,里面插着三炷高香,烟雾袅袅升起,在清晨的微光中,显得格外肃穆。
张立导演穿着一件黑色的羽绒服,手里拿着打火机,亲自点燃了香,然后对着香炉深深地鞠了三躬。
剧组的核心成员,包括陈保国、倪大虹、黄志忠、张晨光等一众老戏骨,都肃穆地站在香炉旁,表情凝重,仿佛即将踏上战场。
“我不管你们在外面有多大名气,拿过多少奖,”张立导演的声音透过扩音器传来,沙哑却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他的目光,如同X光般,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从陈保国、倪大虹、黄志忠这些老戏骨的脸上掠过,最后,精准地落在了李红星的身上,“进了我的组,你们就只有一个身份——演员。
从今天起,忘了你们是谁,你们就是嘉靖,是严嵩,是海瑞,是冯保。谁要是演得不对,咱们就死磕,磕到对为止。”
他顿了顿,手指重重地敲了敲旁边的剧本,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在安静的片场里显得格外刺耳:“《大明王朝》不是偶像剧,不是爽剧,是历史正剧。
你们演的是历史人物,是活生生的人,不是纸片人。我要的不是像,是‘是’——要让观众看到你们,就觉得
‘哦,原来嘉靖就是这样的’
‘冯保当年就是这么活的’。
你们要用灵魂去感受角色,用生命去诠释历史!”
李红星的心脏砰砰直跳,手心微微出汗。他看着张立导演那张严肃而坚毅的脸,又看了看身边的陈保国老师——他穿着一身青色的道袍,正闭目养神,手指轻轻捻着一串沉香手串,仿佛已经提前进入了嘉靖帝那深沉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那一刻,李红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更多的是一种被激发的斗志。
他知道,自己身处一个真正的艺术殿堂,与一群真正的艺术家并肩作战。
开机仪式结束后,各部门迅速到位,片场再次恢复了紧张而有序的忙碌。
李红星的第一场戏安排在下午,是场群戏:嘉靖皇帝在西暖阁打坐炼丹,冯保跪在角落里研墨,吕芳则恭敬地站在嘉靖身后侍立。
整个过程中,冯保只有一个动作——研墨,甚至连一句完整的台词都没有。这对于一个渴望表现的年轻演员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适应机会。
“红星,别紧张,”饰演吕芳的老演员张晨光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温和而富有经验,“这场戏重点在藏——冯保是个小人物,不能抢戏,但也不能没戏。
你的眼神要活,要观察,要让观众知道,你虽然跪着,可暖阁里发生的一切,你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你的存在,就像一根无形的线,串联起整个场景。”
“谢谢张老师,我记住了。”李红星赶紧点头,将“眼神要活,藏戏不抢戏”这几个字郑重地记了下来。
他知道,这些都是前辈们用无数次的实践和思考,才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是他通往好演员之路的指路明灯。
下午两点,片场终于准备就绪。
西暖阁的布景堪称极致,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剧组对历史的考究和对艺术的追求。
巨大的红木书案上,堆满了用宣纸书写的奏疏,上面的字迹都是书法老师按照明代官员的笔迹仿写的,甚至连墨迹的深浅都力求还原。
书案旁摆着一个古朴的青铜炼丹炉,里面燃着几根线香,烟雾顺着炉口缓缓飘出,在空气中形成一道道曼妙的曲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娱乐天王:从横店演尸体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