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分钟后,反制方案的效果逐渐消失,碎片云被通道气流吹散,热雾也渐渐消散,无人机再次加速追击,能量示警枪的攻击频率恢复至每秒 2 次。但此时,“老兵” 号已经成功通过了零件堆积区的大部分区域,只剩下最后 50 米的路程,胜利就在眼前。
“通过零件堆积区!当前距离船坞出口大门还有 600 米,预计剩余移动时间 27 分钟,APU 能源读数 58%,仍在可控范围!无人机重新逼近,距离船体 30 米,能源干扰器影响加剧,APU 供电波动幅度增大(±0.3V)。” 系统的播报声让我松了口气,可心里的焦虑却丝毫未减 ——600 米,27 分钟,能源 58%,每一个数字都在提醒我,这场 “能源与时间的赛跑” 还远未结束。
我靠在船长座椅上,目光扫过观察窗 —— 通道前方的光线越来越亮,那是船坞出口大门透进的自然光,虽然微弱,却像一道希望的光,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可无人机的攻击依旧持续,蓝色光束不断击中船体,APU 的供电波动也越来越明显,数据板上的能源读数以每分钟 1% 的速度缓慢下降,每一次下降,都让我的心多一分沉重。
“距离出口大门还有 400 米,检测到大门处存在 2 台地面防御机器人(配备重型能量炮,威力可击穿 5mm 金属板),预计 5 分钟后进入防御范围。” 系统的新警报让我彻底绷紧了神经 —— 地面防御机器人的重型能量炮,比无人机的武器更致命,“老兵” 号的装甲虽然能抵御,却会加速能源消耗,甚至可能损坏关键系统。
我看着数据板上的能源读数 ——55%,剩余移动时间 22 分钟,防御机器人 5 分钟后抵达。前路依旧漫长,危险依旧重重,可我知道,我们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继续前进,只能依靠 “老兵” 号的钢铁之躯,依靠这台濒临极限的 APU,在能源耗尽前,冲出这最后的牢笼。
“推进器功率维持 75%,速度 0.0045m/s,优先向出口大门移动!同时准备‘应急规避方案’,若防御机器人开火,立即调整姿态,利用船体废弃设备遮挡,减少损伤!” 我下达指令,手指紧紧握住数据板,目光死死盯住前方的光亮 —— 那是自由的方向,是我们不惜一切也要抵达的终点。
应急通道内,无人机的嗡鸣、能量光束的滋滋声、推进器的喘息声交织在一起,像一曲悲壮的 “逃亡交响乐”。APU 的能源读数还在缓慢下降,防御机器人的身影也渐渐出现在通道尽头,可 “老兵” 号依旧在缓慢而坚定地移动,像一头不屈的巨兽,在绝境中向着自由,一步一步,艰难前行。
船坞出口大门的距离,还剩 400 米。而我们的能源,还有 55%。这场与时间、与能源、与敌人的生死较量,还在继续。
喜欢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穹废柴:我的舰队来自回收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