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的夜雨,又淅淅沥沥地下了起来,敲打着青石板路,也敲打着苏宛儿惶惑不安的心。她躲在一条废弃巷弄的残破门廊下,雨水顺着屋檐滴落,在她脚边汇成小小的水洼。怀中,那枚刻着“格物”二字的古老令牌冰冷坚硬,如同烙铁般烫着她的胸口。
书生临死前那诡异的话语、安详又解脱的笑容,如同鬼魅般在她脑中挥之不去。
“格物”…钥匙…被遗忘的门…海…
这一切到底有什么关联?那个素未谋面的书生,为何认出她?又为何将这明显至关重要的东西托付给她?
陷阱?还是…真的是一线生机?
她想起古董店老板提到的“潜龙之渊”,想起老瞎子说的“钥匙与锁”。这“格物”令牌,会是另一把“钥匙”吗?它要打开的,又是什么样的“门”?
“格物”二字,源自《大学》,探究事物之理。难道这令牌与某种学问、某个隐秘的学派有关?与父亲有关?父亲虽是太医,但也博览群书,尤其对金石古籍颇有兴趣…
一个被尘封许久的记忆碎片忽然闪过脑海——小时候,她曾无意间在父亲书房最底层,见过一本没有封皮的残旧手稿,里面似乎就有类似这种迷宫般的复杂图案,旁边还有父亲密密麻麻的批注,似乎涉及星象、地理和…一些极其艰深的数理推演。当时她觉得无趣,便没再多看。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那些藏书大多变卖散佚…
难道…父亲并非普通的太医?他与这“格物”令牌,与书生口中的“苏师”,有何关联?
无数的疑问如同乱麻,但此刻她已无路可退。住处被锁,显然有人盯上了她。留在金陵街头,迟早会被找到。这枚令牌,或许是唯一的线索。
她借着微光,再次仔细审视令牌上那幅迷宫般的图案。线条繁复交错,暗合某种规律,中心似乎指向一个特殊的标记。这不像装饰,更像是一幅…地图?或是某种机关示意图?
“江水之下,塔影之间…” 古董店老板的话语再次回响。
南京临江的塔…她几乎都已查过…除了…
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跳入脑海——琉璃塔!
并非那座闻名遐迩、金碧辉煌的大报恩寺琉璃塔,而是更早的前朝遗迹,据说位于城外僻静处,早已倾颓残破,半埋于地下,平日人迹罕至,几乎被人遗忘!因其塔身曾覆有琉璃砖瓦,故老相传仍称琉璃塔,但其具体位置,已少有人知!
“塔影之间”…会不会是指那座半埋地下的古塔形成的特殊阴影区域?而非水面的倒影?
这个念头如同闪电,照亮了迷雾!
她必须去那里看看!立刻!
苏宛儿不再犹豫,裹紧斗篷,将“薪火”古剑和“格物”令牌小心藏好,冒着越来越密的夜雨,朝着记忆中古籍记载的琉璃塔大致方向潜行。
路途比想象的更加泥泞难行。城外荒僻,路径淹没在杂草和夜色中。雨水模糊了视线,寒冷浸透骨髓。她跌跌撞撞,几次险些滑倒,全靠一股不甘的意志支撑。
终于,在天色即将蒙蒙亮之前,她根据零星的地标和记忆,找到了一片荒草丛生、地势起伏的废墟。残破的砖石半掩在泥土中,一座巨大的、布满苔藓和裂痕的塔基如同沉默的巨兽,匍匐在雨雾里。这就是那座前朝琉璃塔的遗址,塔身早已大半坍塌埋入地下,只剩下小部分顽固地指向阴沉的天空,投下狰狞而模糊的阴影。
就是这里!“塔影之间”!
苏宛儿的心脏狂跳起来。她小心翼翼地围绕塔基废墟搜寻,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寸土地、每一块残碑。怀中的玉佩和古剑依旧沉寂,没有任何特殊的感应。
难道猜错了?
就在她几乎要再次被失望淹没时,她的脚尖无意中踢开了一块松动的石板。
石板下,并非泥土,而是一块打磨光滑、刻着模糊纹路的青石!那纹路…竟然与“格物”令牌边缘的某些线条极其相似!
苏宛儿立刻蹲下身,用手抹去青石上的泥水。更多的纹路显现出来——那是一个环形的、结构复杂的凹槽,中心有一个小小的、奇异的孔洞!
孔洞的形状…她猛地掏出怀中的“格物”令牌!令牌的背面,那两个古篆“格物”的笔画末端,恰好形成了一个微小的、不规则的凸起!
她的呼吸骤然急促!颤抖着,将令牌背面对准那个孔洞,小心翼翼地按了下去!
严丝合缝!
仿佛钥匙插入了锁孔!
就在令牌与孔洞完全契合的刹那——
咔哒…咔哒…
一阵极其轻微、却清晰可闻的机括转动声,从地底深处传来!脚下的大地微微震动!
苏宛儿面前那块刻满纹路的青石,竟然无声无息地向侧方滑开,露出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延伸的、黑黢黢的洞口!一股混合着陈腐泥土和某种金属锈蚀气息的冷风,从洞口中扑面而出!
找到了!真的找到了!
苏宛儿又惊又喜,几乎要叫出声来!她深吸一口气,压下激动,从怀中取出火折子晃亮。微弱的光芒只能照亮洞口下方几级湿滑的石阶,更深处是一片吞噬光线的黑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请大家收藏:(m.zjsw.org)玉佩乾坤:锦衣卫的现代逆袭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