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直静静坐在下首的刘瑜站起身。她走到少年身边,并未斥责,而是伸出双臂,温柔却坚定地将浑身绷紧、微微颤抖的少年揽入怀中。少年的身体先是一僵,随即像是找到了依靠的港湾,紧绷的倔强瞬间崩塌,将头深深埋进刘瑜温暖的肩窝,压抑的呜咽声闷闷地传出来,小小的肩膀剧烈地耸动着。
刘瑜轻轻拍抚着少年的后背,声音柔和却清晰,如同山涧清泉,流淌在少年混乱的心田:“好孩子,别怕。听娘说。” 她用了“娘”这个字,让少年浑身一震,哭声也小了些。
“让你认杨先生为义父,只是……只是一个名分。” 刘瑜的声音压得很低,却字字清晰,直入少年心底,“就像戏文里唱的,有时候,人需要披上一件外衣去做一些事情。这件‘外衣’,就是‘义子’的名分。有了这个名分,你才能名正言顺地回到海龙屯,才能替娘、替你爹,也替杨先生,去守住那个地方,让播州的百姓不再受苦,不再像你……和你亲娘那样,流离失所。”
她顿了顿,感受到怀中少年情绪稍缓,继续道:“你真正的家,永远在这里。在毕节。你真正的爹娘,还是我们。让你去播州,不是不要你了,是爹娘交给你一件顶顶重要的大事去做!你爹常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要能担得起担子。你练了那么久的武,读了那么些书,不就是盼着有一天能像你爹,像丁玉叔叔他们一样,为咱们黔西北出力吗?如今,机会来了。去海龙屯,就是你的战场。杨先生,” 她看向一旁垂首不语的杨朝栋,“他会像你丁玉叔叔辅佐你爹一样,尽心辅佐你。你,就是播州未来的主人,是我们周家放在播州的眼睛、臂膀!懂吗?”
少年杨晟(周必晟)的哭声渐渐止住了,他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刘瑜温柔而坚定的眼睛,又怯怯地看了看端坐主位、目光深邃如渊的周起杰。刘瑜的话,如同拨开迷雾的灯,让他混乱的心绪渐渐有了方向。原来,不是抛弃……是重任?是像父亲大人那样去守护一方?他抽噎着,用力点了点头,声音还带着浓重的鼻音:“我…我懂。娘,我去!我…我一定好好做!不让爹娘失望!”
周起杰紧绷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眼中掠过一丝赞许。他沉声道:“好!这才是我周家的儿郎!从今日起,你便叫周必晟!‘晟’者,光明炽盛!望你如日之升,照亮播州前路,不负此名!”
“周必晟……” 少年喃喃念着自己的新名字,眼中还含着泪,却已燃起一丝明亮的光。
三日后。播州,海龙屯。
这座曾经象征杨氏百年权势的巍峨山城,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虽然主体尚存,但城垣上依旧可见刀劈斧凿、烟熏火燎的痕迹。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淡淡的硝烟和血腥气。巨大的虎头殿前广场,气氛肃穆而压抑。
新任播州宣慰使杨晟(周必晟),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象征土司权威的深青色彝式礼服,小脸上努力维持着严肃,站在高高的台阶上。他身旁,是神情复杂、强打精神的杨朝栋。下方广场上,黑压压站着播州境内各寨的头人、土目以及部分残留的杨氏族人。他们看向台上那个陌生少年的目光,充满了怀疑、审视,甚至隐隐的不屑。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靠着认义父得来的位置,如何能压服桀骜的播州群雄?
丁玉一身戎装,按刀肃立在杨晟侧后方,如同一座沉默的铁塔。他冷峻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那些神色各异的面孔,带着无形的压力。当他的目光落在几个眼神闪烁、明显不服的头人身上时,那几人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简单的承袭仪式在一种沉闷而诡异的气氛中结束。杨朝栋强撑着精神,对着台下宣布了几项稳定局面的举措,无非是安抚人心、恢复生产之类。随后,他将象征土司权柄的一枚简化版铜印(真正的金印已被收缴)和一个名册匣子,郑重地交到杨晟手中。
“宣慰使大人,” 杨朝栋的声音带着疲惫和一丝解脱,“播州……就托付给您了。在下……这就回毕节入青阳书院。” 他深深看了杨晟一眼,那眼神复杂难明,有无奈,有嘱托,也有一丝如释重负。
丁玉上前一步,对着杨晟抱拳,声音洪亮,确保台下每一个人都能听清:“末将奉贵州都指挥使周大人令,率一营精锐,暂留海龙屯,协防地方,辅佐宣慰使大人处置军务!凡有不遵号令、滋扰地方者,军法从事!” 最后四个字,如同寒冰掷地,带着凛冽的杀意。广场上顿时一片死寂,连呼吸声都轻了几分。
杨晟(周必晟)接过那沉甸甸的铜印和匣子,小手有些吃力。他深吸一口气,学着父亲周起杰的样子,挺直小小的腰板,目光努力迎向台下那些怀疑的眼神,用还带着童音却异常清晰的语调说道:“我…本使年幼,今后播州诸事,仰赖诸位头人相助,仰赖丁将军辅佐!当以安民为要,不负朝廷,不负周都指挥使重托!” 虽然稚嫩,却掷地有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星大罗盘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七星大罗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