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皱了皱眉,手指敲着案几:“百姓投票?他们不懂官制,会不会被贵族煽动,乱投票?”
“不会,陛下。” 秦风赶紧解释,“投票只问‘麦种、教法、办事’三件实在事,都是百姓天天接触的。《墨子?尚贤》里说‘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功’,考核郡官,就得看他给百姓办了多少实事,不是看奏报写得多漂亮。” 他又让内侍取来《吕氏春秋?任地》,翻到 “审时察功” 的章节,“《任地》也说‘凡农之道,厚之为宝’,‘厚’就是对百姓实诚,考核就是要查这份‘实诚’。”
始皇接过《墨子》和《吕氏春秋》,逐字看了 “察其功”“审时察功” 的记载,脸色渐渐缓和:“你说得对,典籍里早有道理,考核就得‘实’。李斯!”
殿外的李斯快步进来,躬身行礼:“陛下。”
“你牵头,联合秦风、扶苏,三日内制定《农事考核细则》,把刚才说的四步考核、奖惩机制都写清楚,发往全国各郡。” 始皇语气坚定,“督查组从太仓、廷尉府、农事都尉府抽调正直官员,谁敢阻挠考核、谁造假,斩无赦!”
李斯躬身领旨,偷偷看了眼秦风 —— 这考核制度既抓实效,又有典籍撑着,还让百姓参与,比单纯派监察官管用多了,难怪陛下会同意。
接下来三天,秦风、扶苏、李斯在农事工坊里反复修改细则,墨渊带着墨家弟子补充农具核验标准,农官们提供各地土壤数据,连文书的措辞都改了五遍,确保每个郡都能看懂、可执行。细则定稿那天,秦风特意让人把《泛胜之书》《墨子》《吕氏春秋》的相关章节抄在细则首页,作为考核的理论依据。
细则刚发往各郡,秦风就主动请缨:“陛下,臣想带队去云中郡考核,拿李达当典型,杀鸡儆猴,让其他郡不敢再造假。”
始皇点头:“好!给你五十名督查官,带虎符去,遇事可先斩后奏。”
初冬的云中郡比咸阳冷得多,风里夹着雪粒子,打在脸上生疼。秦风带着督查组刚到郡城,李达就穿着锦袍、带着一群郡官出城迎接,脸上堆着假笑:“秦都尉远道而来,下官已备好暖炉和酒菜,先歇息歇息,明天再看麦田?”
“不必了,” 秦风摆摆手,直接往城外走,“现在就去看,早看完早放心。”
李达脸上的笑僵了,赶紧跟上去,嘴里不停念叨:“最近天太冷,麦苗长得慢,有的被雪压了,看着不太好…… 您别介意。”
到了城外的麦田,秦风蹲下来,用手拨开地上的枯草 —— 土是松的,却没一点麦苗的根须,明显没种过。他又往粮仓走,粮仓的门用铁链锁着,李达支支吾吾说 “钥匙在管家那”,秦风直接让督查官砸开锁,推开仓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 麦种堆在角落里,袋子上积了厚厚的灰,有的袋子破了,露出里面发潮的麦粒。
“李太守,这就是你奏报的‘推广九成,长势喜人’?” 秦风拿起一把发霉的麦种,语气冰冷。
李达 “扑通” 跪在雪地里,锦袍沾了雪和泥,他连连磕头:“秦都尉饶命!是下官一时糊涂,怕考核不过被降职,才造假的!求您别上报陛下,下官立马组织百姓补种,一定赶上春耕!”
“糊涂?” 秦风冷笑,“你怕降职,就不管百姓饿肚子?之前派来的墨家弟子说,有百姓因为没麦种,都准备逃荒了!” 他让人把李达押起来,又对督查官说:“通知各乡,明天一早分发麦种,墨家弟子留下教种植方法,三天内必须把麦种播完,晚一天,你这个太守就别当了!”
李达吓得浑身发抖,连声称是。当天下午,云中郡的百姓就领到了麦种,王大婶抱着麦种,抹着眼泪对秦风说:“秦大人,俺之前都收拾好包袱要逃荒了,现在有麦种,能种地了,再也不用去外地讨饭了!” 百姓们围着墨家弟子,学铺麦秸、挖区田坑,雪地里的田埂上,终于有了热闹的身影。
处理完云中郡,秦风又带队去了代郡 —— 扶苏传来消息,代郡贵族赵平(之前阻挠推广的赵成的弟弟),暗中收买监察官,准备用发霉的劣种换朝廷调拨的良种,想让区田法减产,报复之前赵成被抄家的事。
代郡的冬天更冷,田里积了层薄雪,赵平正和监察官周某在太守府喝酒,桌上摆着两锭银子(五十两),旁边放着一袋劣种,麦粒瘦小,还带着霉斑。秦风带着督查组闯进来时,赵平还在笑:“周兄放心,这劣种跟良种看着像,百姓看不出来,到时候减产,只会怪太守推广不力……”
“赵平,你敢破坏农事考核,私换麦种?” 秦风亮出虎符,声音里满是怒火。
赵平脸色一变,却还嘴硬:“秦都尉,这是代郡的家事,跟你没关系!我换的麦种,百姓也分不清,你能奈我何?”
“你错了。” 秦风让墨家弟子拿出《泛胜之书》,翻到 “辨麦种” 的章节,又让督查官请来了百姓代表张老汉 —— 张老汉种了四十年地,最会辨麦种。“《泛胜之书》里写着‘良种颗粒圆,饱满无霉斑,掂着沉;劣种扁且小,带霉点,一捏就碎’,张老汉,你给大伙看看,这是不是劣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请大家收藏:(m.zjsw.org)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