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条款四:资源按需与贡献分配。
这一条款充分吸收了苏婉儿提出的“太阳系资源循环经济模型”的精髓。
条款规定:成立“太阳系资源开发与调配委员会”,负责勘探、管理太阳系公共资源(如小行星带、外行星卫星资源等)。资源分配采用“按需”与“按贡献”相结合的原则。
“按需”保障各文明主体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需求,尤其是在遭遇重大灾害或发展初期时,共同体有义务提供援助。
“按贡献”则鼓励各主体积极投身于太阳系公共资源的开发、科技研发、基础设施建设等,贡献越大,在资源分配和共同体事务中的话语权也相应提升。
这既避免了“大锅饭”式的低效,也防止了强者通吃的霸权,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激励机制。
漫长的会议持续了数十个地球日。每一天,都有新的问题被提出,新的妥协被达成,新的共识被凝聚。许木和木冰媚作为核心协调者,以其威望和智慧,不断弥合着分歧,引导着方向。
在最后关头,关于宪章序言的核心价值观表述,再次出现了分歧。地球方面倾向于强调“理性”、“秩序”与“统一”,火星方面则更看重“自由”、“开拓”与“多样性”。
就在争论不下时,木冰媚再次站了出来。她没有偏向任何一方,而是将“龙钥”那包容的生命气息缓缓释放,柔声道:“我们的文明,既拥有凭借理性构建秩序的智慧,也拥有源于生命本能的创造与探索的冲动;我们既珍视来自根源的认同与团结,也呵护走向四方的自由与多样。这并非对立,而是一体两面,共同构成了我们文明的完整与独特。为何不能兼收并蓄呢?”
她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最终,宪章序言庄严地写入了这样的字句:
“我们,太阳系的人类文明,秉承‘分而不裂,和而不同’之智慧,既珍视理性与秩序之光,亦拥抱生命与创造之热;既持守共同之根源与认同,亦尊重多样之路径与选择……在此,共同立约。”
当最后一项条款达成一致,所有代表——无论是来自地球、火星还是其他前哨站——都在最终的电子文本上,庄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或留下了生物印记。
阿卜杜勒亲王与弗里德里希伯爵,这两位曾经在“接触”与“隔离”、“效率”与“稳定”问题上激烈对抗的领袖,在签署仪式后,相视一笑,用力地握了握手。他们的观点,如同阴阳两极,共同构成了这部宪章平衡而富有弹性的内核。
《太阳系文明共同体宪章》,正式诞生。
它不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帝国宪法,也不是一个松散的邦联条约。它是一个基于共同理念、共同利益和共同防御的,文明生命共同体的纲领性文件。
它承认了“分”的必然与价值,也确保了“不裂”的根基与底线。
它描绘了“和”的愿景与框架,也包容了“不同”的活力与创造。
宪章签署的消息传开,在整个太阳系引发了巨大的反响。绝大多数人感到欢欣鼓舞,认为这为文明的未来指明了和平与繁荣的道路。尽管仍有少数极端声音存在,但大势已定。
人类文明,在经历了内部的成长阵痛和外部的生死考验后,终于以一种更加成熟、更加包容的姿态,迈入了全新的历史阶段。
星辰大海的航路上,一盏名为“和而不同”的灯塔,已然点亮。
第127章 完
喜欢向上之河请大家收藏:(m.zjsw.org)向上之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