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宪章》的签署,为太阳系内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秩序感与稳定预期。然而,许木、木冰媚以及“新纪元”理事会的目光,从未仅仅局限于自家院落。柯伊伯带那台沉默的“评估器”残骸,如同一个永恒的警示,提醒他们宇宙的广袤与未知的危险。同时,麒麟座方向那转瞬即逝的、充满“愉悦”共鸣的信号,又像是一缕诱人的微光,指引着外交的另一种可能。
“星语”计划被提升至最高战略优先级。在月球“静海”基地和火星新建的“望舒”深空监听站,更大功率、更灵敏的天线阵列被建立起来,如同伸向宇宙的触角,持续不断地发送着经过优化的“文明名片”,并日夜监听着来自深空的任何一丝异动。
广播内容在之前侧重于哲学、艺术与伦理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关于“太阳系宪章”所体现的“和而不同”理念的阐述,展示了人类文明在处理内部多样性上的智慧与包容。这既是一种自我宣传,也像是一份递给潜在文明的、关于合作模式的“说明书”。
等待是漫长的,宇宙的沉默是常态。就在监测人员几乎要习惯于日复一日的背景噪音时,来自“望舒”站的一份紧急报告,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再次激起了涟漪。
“检测到稳定重复信号!来源方位——天琴座织女星方向!距离约25光年!信号模式……前所未见!”
整个“新纪元”高层瞬间被惊动。织女星!一颗比太阳更明亮、更年轻的恒星,一直是地外文明搜寻的热门候选目标!
信号的分析工作立刻展开。与之前奥尔特星云信号的冰冷逻辑,或麒麟座信号的愉悦共鸣都不同,这次接收到的信号,其载体和编码方式更加……奇异。
它并非传统的电磁波,也不是麒麟座那种类似光谱波动的形式,而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仿佛由无数种特定频率的光脉冲按照某种充满韵律的节奏组合而成的“光语”。这些光脉冲的强度、持续时间、间隔以及色彩(如果能被感知的话)的微妙变化,共同构成了信息的载体。
最令人费解的是,单一的光脉冲序列似乎无法承载完整信息,必须将长时间接收到的、数以亿计的光脉冲序列进行叠加和共振分析,才能解析出其含义。这就像……聆听一首由无数个独立声部构成的、庞大而复杂的交响乐,必须听完整个乐章,才能理解其表达的情感与思想。
“这是一种……集体意识的‘和声’!” 首席信号分析师,一位痴迷于音乐与数学关联的科学家,在连续工作数十小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他们不是一个个体在发言,而是整个文明,或者至少是一个庞大的意识集合体,在以一种我们无法想象的方式‘齐声’表达!每一个光脉冲,可能就代表着一个个体意识的微小波动,而宏观的信息,则体现在这亿万波动叠加形成的‘和声’之中!”
这个发现震撼了所有人。一个以集体意识“和声”进行交流的文明!这与人类个体主义的、“独奏”式的思维方式形成了极其鲜明而有趣的对照。
破译工作异常艰难,但方向正确后,进展便开始加速。当第一段被成功解析的信息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一种温暖而奇异的感受笼罩了控制中心。
信息并非文字,而是一系列直接映射在解析者意识中的意象与情感:
一片无垠的、沐浴在柔和星光下的森林,每一棵“树”都散发着淡淡的生物荧光,它们的“枝叶”并非木质,而是类似半透明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柔性组织;
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满足感,仿佛与脚下的土地、周围的同伴、乃至头顶的星辰紧密相连,融为一体;
一种对生长、共生与和谐的极致追求,排斥一切不必要的竞争与破坏;
以及,一个清晰的、代表自我称谓的意象——“绿荫之歌”。
“植物形态文明……集体意识……光合作用交流……” 木冰媚感受着那信息中传递出的、与她“龙钥”之力隐隐共鸣的生命气息,眼中充满了惊叹,“他们……就像一片活着的、会思考的森林!”
人类迅速做出了回应。利用强大的激光阵列,模拟对方的光脉冲“和声”模式,发送了经过精心编译的回复信息。回复中包含了地球森林的影像、人类对和谐社区的追求、以及《太阳系宪章》中关于“和而不同”的核心理念,同时也坦诚地展示了人类个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内在的矛盾与冲突。
回复之后,又是漫长的等待。
数月后,“绿荫之歌”的回应再次抵达。这一次的“和声”更加丰富,似乎包含了更多“个体”(如果这个词适用于他们的话)的参与。
他们回应了人类关于森林的影像,传递来一种“欣赏”与“认出同类”的亲切感;
他们对“和而不同”的理念表现出强烈的共鸣,其“和声”中甚至模拟出了一段类似人类合唱的、表达赞美的韵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向上之河请大家收藏:(m.zjsw.org)向上之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