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的茶
来来看了一眼手机屏幕,那个熟悉的号码又亮了起来。她深吸一口气,让电话多响了几声才接起来。
“来来!在干嘛呢?”电话那头传来叔叔李大山洪亮的声音,背景音里还夹杂着电视戏曲节目的喧闹。
“叔叔,我在赶稿子呢, deadline快到了。”来来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很忙。
“哎,整天对着电脑不好!女人家家的,这么拼命干什么?找个稳定轻松的工作多好。”叔叔的声音里带着不满,“出来陪叔叔喝喝茶,我在你家附近的那个茶楼。”
来来捏了捏眉心,感觉一阵头痛。叔叔自从三个月前因病提前退休后,就变得越来越喜欢找她“聊天”。而这些“聊天”往往演变成单方面的说教,充斥着各种让她不适的言论。
“叔叔,我今天真的...”
“就一个小时!叔叔都到茶楼了。”李大山打断她,“你小时候叔叔可没少陪你玩,现在叔叔老了,想找你说说话都不行了?”
来来叹了口气,知道无法拒绝:“好吧,我半小时后到。”
挂掉电话,她看了一眼电脑屏幕上只写了一半的稿子,无奈地开始保存文件。小来从房间探出头:“妈妈,是要出门吗?”
“叔爷爷叫妈妈去喝茶。”来来尽量让语气轻松。
小来眨眨眼:“又要听叔爷爷讲‘女人该如何如何’的大道理了吗?”
连孩子都注意到了。来来苦笑一下,摸摸女儿的头:“妈妈很快就回来,你自己在家写作业,好吗?”
“我可以跟妈妈一起去吗?”小来期待地问,“我也想吃茶楼的桂花糕。”
来来犹豫了一下。带小来去或许能让叔叔的注意力分散一些,但她也怕那些陈腐的观念影响到女儿。
最终,她还是决定独自面对:“下次再带你去,今天是大人之间的谈话。”
茶楼里烟雾缭绕,李大山已经点好了茶和几样点心。他穿着退休前单位发的夹克,虽然洗得有些发白,但依然笔挺。病后他的脸色略显苍白,但精神头却丝毫不减。
“来来,这里!”看见侄女,他高兴地挥手。
来来勉强挤出笑容,在叔叔对面坐下。桌上已经摆满了她小时候爱吃的点心——绿豆糕、芝麻糖、桂花糕。这份细心让她心里的抵触稍稍缓解。
“叔叔最近身体怎么样?”她礼貌地问。
“就那样呗,高血压、糖尿病,老年人常见的毛病。”李大山摆摆手,随即话锋一转,“你看看你,又瘦了!是不是没好好吃饭?女人啊,还是要圆润点才有福气。”
来了,又开始了。来来低头抿了一口茶,没有接话。
“你表妹昨天生了个大胖小子,八斤六两!”李大山兴奋地说,“这下你姑可算放心了,女儿嫁得好,现在又添了外孙。”
“我昨天给表妹发红包了。”来来平静地说。
“你看看人家,比你小两岁,孩子都两个了。你呢?离婚这么多年,也不着急再找一个。”李大山摇头叹气,“女人过了三十五就不好找了,再拖下去只能找离婚带孩子的了。”
来来感觉胸口一阵发闷。她离婚已经五年,独自抚养小来,事业小有成就,生活充实自在。但在叔叔眼中,这些都不如“找个好人家”重要。
“叔叔,我现在过得挺好的。”她轻声说。
“好什么好!”李大山提高音量,“一个女人家,带着孩子,没个男人怎么行?我认识个朋友的儿子,在税务局工作,离婚无孩,下周安排你们见个面?”
来来握紧了茶杯,指节发白:“叔叔,我真的不需要。”
茶楼里的戏曲声突然变大,像是为这场尴尬的对话配乐。来来看着叔叔脸上真切的担忧,突然意识到他并非有意贬低她,而是真的认为“女人必须依靠男人”才是幸福的道路。
这种认知源于叔叔那代人的成长环境,根深蒂固,难以改变。
“叔叔,您记得我上个月得的那个新闻奖吗?”来来尝试转移话题。
“哦,那个啊。”李大山不以为意,“得奖是好事,但也不能太拼。女人事业心太强不好,会把男人吓跑的。”
来来彻底放弃了沟通的念头,只是机械地点头,偶尔应一声。
李大山似乎察觉到了她的敷衍,语气变得有些伤感:“叔叔知道你现在有本事了,看不上我们这些老观念了。但叔叔是为你着想,怕你老了孤单。”
“我有小来,有事业,不会孤单的。”来来轻声说。
“那不一样!”李大山激动地说,“女儿总要嫁人的,事业也不能陪你一辈子。叔叔是过来人,看得明白。”
来来看着叔叔花白的头发和粗糙的双手,突然想起小时候他带自己去公园玩,把她扛在肩头看花灯的场景。那时的叔叔是多么开明有趣的一个人啊。
时间不仅带走了健康,似乎也固化了他的思想。
“叔叔,我明白您是为我好。”来来最终选择让步,“但我真的过得很好,您不用担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饭店真实见闻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饭店真实见闻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