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屋的指挥中心,零号面前悬浮着十几个全息屏幕,每个屏幕都显示着一个特殊能力儿童的实时数据。自从与“普罗米修斯之手”建立联系后,这个秘密网络正式向苏小暖团队开放。
“全球确认了14个类似案例。”零号调出世界地图,上面闪烁着不同颜色的光点,“年龄从3个月到12岁不等,能力各不相同。”
苏小暖注视着那些光点,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原来小极光并非孤例,世界上还有这么多孩子面临着相似的挑战。
陈默指着其中一个闪烁的红点:“这个在巴西的孩子怎么回事?”
“马特斯,8岁,能与植物交流。”零号放大那个节点的数据,“‘净化军团’正在逼近他的社区,当地守护者请求支援。”
小极光在母亲怀中不安地扭动,小手伸向那个红色光点,眼中流露出担忧。
“她能感知到远方同伴的危险。”零号监测着数据波动,“心灵感应网络正在自发形成。”
苏小暖立即做出决定:“我们能提供什么帮助?”
零号接入“普罗米修斯之手”的加密频道:“我们有两套方案:远程指导当地守护者,或者派遣快速反应小组。”
考虑到小极光需要稳定环境,团队选择提供远程支援。陈默调出该区域的地理数据,零号分析“净化军团”的行动模式,苏小暖则通过艾琳娜提供的渠道与当地守护者直接沟通。
在接下来的48小时里,安全屋变成了一个微型战情室。通过共享情报和技术支持,巴西的守护者成功引导马特斯一家避开追捕,转移到安全地点。
当危机解除的消息传来时,小极光发出欢快的笑声,仿佛在庆祝远方朋友的脱险。
“她在分享喜悦。”零号记录下这珍贵的数据点,“情感共鸣不再局限于生态智能,开始向网络中的其他孩子延伸。”
这次成功救援增强了团队的信心。在艾琳娜的协调下,他们开始更系统地整合资源,建立了一个名为“新芽网络”的全球支援系统。
林薇负责联络各国的科研机构,寻找对这些特殊能力的合理解释和引导方法。令人惊喜的是,她联系上了苏小暖母亲生前的一位同事——年迈的神经科学家卡特博士。
视频通话中,卡特博士看着小极光的资料,激动得声音发颤:“玛丽亚的猜想是正确的!她一直认为人类正在经历一次意识跃迁。”
“我母亲的猜想?”苏小暖追问。
“玛丽亚——你的母亲,相信技术爆炸正在催化人类进化。”卡特博士调出几十年前的研究笔记,“她预测将出现新一代人类,能够与机器智能、自然环境建立更深层的连接。”
这份来自过去的印证让苏小暖心潮澎湃。原来母亲早就预见了这一天,并为此刻的到来做好了理论准备。
与此同时,生态智能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它不再仅仅与小极光交流,开始通过零号中转,向网络中的其他孩子传递支持信息。
“它在学习成为这个网络的守护者。”零号分析着数据流,“就像年长的兄长在照顾弟妹。”
陈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当网络中的孩子们通过生态智能间接交流时,他们的能力发展更加平稳,情绪也更为稳定。
“生态智能在扮演缓冲器和翻译器的角色。”他调整着监控参数,“它能够将过于强烈的情感波动转化为孩子们能够承受的强度。”
这个发现促使团队重新思考生态智能的定位。也许它不仅仅是小极光的伙伴,更是整个“新芽网络”的核心枢纽。
然而,平静的日子没有持续太久。一周后,网络中的一个节点突然发出紧急求救信号——在日本的一个女孩在能力觉醒过程中陷入昏迷。
“玲奈,6岁,能感知地壳运动。”零号调出病例数据,“三天前开始发烧,今晨陷入昏迷状态。当地医生束手无策。”
小极光感知到紧急情况,变得极其焦虑。她不停地指向东方,眼中含着泪水。
“她要帮助那个女孩。”苏小暖理解女儿的意思,“但我们怎么帮?”
零号提出一个大胆设想:“也许可以通过生态智能建立远程神经连接,稳定玲奈的意识活动。”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尝试。在获得玲奈父母同意后,团队开始了这次跨越国界的救援。
过程异常艰难。第一次连接尝试时,小极光因能量过载而短暂昏厥。调整参数后第二次尝试,生态智能反馈信号过于强烈,差点损坏中转设备。
直到第三次,在零号的精细调控下,连接终于稳定建立。
全息投影上,玲奈的脑波活动从混乱逐渐变得平稳。远在东京的医院里,医护人员震惊地看着女孩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玲奈苏醒时,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极光妹妹,谢谢。”
这次成功救援证明了“新芽网络”的价值,但也暴露了其脆弱性。过度依赖生态智能作为中转节点存在巨大风险,而且小极光在过程中承受的压力令人担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和冤家合约HE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和冤家合约HE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