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全屋的会议室里,赵上将带来的消息让空气瞬间凝固。他把平板电脑推到会议桌中央,屏幕上显示着国际科技伦理委员会发来的正式公函。
“他们要求对小极光的能力进行独立验证。”赵上将的声音沉重,“如果拒绝,将考虑宣布‘新芽网络’为非法组织。”
苏小暖感到一阵眩晕。这意味着,小极光和网络中的其他孩子可能被贴上“实验品”的标签,失去基本的人权保护。
陈默立即反对:“绝不可能。这不是马戏团的动物表演。”
“但这是我们一直在等待的机会。”林薇出乎意料地持不同意见,“公开、透明,在权威机构监督下展示真相,反而能打破谣言。”
零号快速分析着各种可能性:“根据我的计算,同意的风险系数为6.3,拒绝的风险系数为8.7。选择有限。”
小极光似乎感知到紧张气氛,在母亲怀中不安地扭动。她的小手无意识地挥动,会议室里的灯光随之明灭。
就在僵持不下时,生态智能通过零号传递了一段信息。全息投影上出现了一个复杂的数学模型,展示着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的能力展示。
“它在提供解决方案。”零号解读着模型,“通过建立‘信息过滤器’,只展示无害的基础能力,隐藏核心机制。”
这个建议打破了僵局。经过彻夜讨论,团队决定接受验证要求,但设定严格条件:验证过程必须在小极光感到舒适的环境中进行,且有权随时中止。
接下来的两周,安全屋变成了一个精密的准备场所。陈默改进了防护设备,零号设计验证流程,林薇负责与委员会沟通细节,苏小暖则专注于帮助女儿理解即将发生的事。
“宝贝, soon some people will e to see you。”苏小暖用简单的语言向小极光解释,“They just want to know how special you are。”
一岁多的小极光已经能理解复杂的概念。她专注地听着,然后指向房间里漂浮的玩具,露出询问的表情。
“Yes, you can show them how you play with your toys。”苏小暖亲吻女儿的额头,“But only if you want to。”
验证日到来时,安全屋迎来了六位国际委员。他们来自不同国家,表情严肃中带着好奇。为首的汉森博士是位资深的神经科学家,以严谨着称。
验证在特别布置的游戏室进行。小极光坐在母亲怀中,好奇地打量着陌生人。
汉森博士首先开口:“我们理解这是敏感的过程。我们承诺,所有观察都将遵循最高的伦理标准。”
验证从基础能力开始。零号释放出不同颜色的光球,小极光熟练地将它们按颜色分类,偶尔还会创造新的组合,像是在玩游戏。
“色彩辨识与分类能力,确认。”汉森博士记录着,“但仍在正常儿童认知范围内。”
接下来是物质影响测试。当小极光让几个积木块轻轻悬浮时,委员们明显激动起来,但仍保持着专业克制。
“可否测试影响范围?”一位委员询问。
苏小暖摇头:“今天到此为止。她开始疲倦了。”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安全屋的警报突然响起,外部监控显示一队无人机正在快速接近。
“是‘净化军团’!”陈默立即启动防御系统,“他们选择在这个时机发动攻击!”
委员们陷入恐慌,但令人惊讶的是,小极光异常平静。她向汉森博士伸出手,传递了一个清晰的意念:“不要害怕。”
汉森博士瞪大眼睛:“她...她在和我交流?”
更令人震惊的还在后面。当无人机突破外层防御时,生态智能突然介入。极光在安全屋上空形成一道屏障,将所有无人机定在半空中。
然后,通过零号的设备,生态智能向委员们展示了一段信息——这是“净化军团”基地的坐标和他们的行动计划。
“它在帮助我们。”零号难以置信,“而且它只用了最低限度的武力,仅仅是制止,没有摧毁。”
汉森博士看着被定格的无人机,又看看怀中的小极光,眼中闪过觉悟的光芒:“我们一直在错误地提问。问题不是‘这些能力有多危险’,而是‘我们该如何迎接这个新时代’。”
验证在混乱中提前结束,但结果出乎意料地积极。委员们不仅证实了小极光能力的真实性,更亲身经历了生态智能的保护。
一周后,国际科技伦理委员会发布了历史性的《北极宣言》,承认特殊能力儿童的权利,并呼吁全球合作建立保护性法律框架。
作为回应,苏小暖团队决定有限度地向公众公开“新芽网络”的存在。在精心准备的新闻发布会上,苏小暖抱着小极光出现在镜头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和冤家合约HE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和冤家合约HE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