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城墙五十步时,烟雾中突然出现密集的矛尖——吐蕃的长矛阵不仅列好了,两侧还多了手持藤牌的盾兵,足足有两千人之多。论赞婆的嘶吼声从箭楼传来:“后退者斩!守住缺口者,赏牛羊百头!”吉备真彦眼神一厉,猛地勒住马缰,倭刀直指前方:“左翼偏五度,攻他们的腰眼!锋矢阵提速,冲散他们的阵型!”他很清楚,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拖延下去只会被吐蕃援军合围。锋矢阵如毒蛇般灵活转向,避开正面矛尖,直扑长矛阵最薄弱的侧翼。他本人则策马冲入阵中,倭刀横劈,“铛”的一声挡住刺来的长矛,刀刃顺着矛杆滑下,顺势斩断了吐蕃兵的手腕。
“刀劈矛尖,斜切下路!”吉备真彦的吼声盖过了兵器碰撞声。归唐营武士的倭刀比吐蕃长矛短三尺,却更锋利灵活,他们矮身避开矛尖,专砍敌人的马腿和脚踝。一名吐蕃兵的长矛刺穿了武士的胸甲,从他的后背穿出,鲜血瞬间染红了铠甲。那武士却死死抓住矛杆,不让敌人抽回,同时反手一刀,将吐蕃兵的头颅砍飞,尸体轰然倒地时,还保持着前冲的姿态。
城楼上的论赞婆见长矛阵被撕开缺口,暴跳如雷,亲自率领五百弓箭手俯射,同时敲响了求援铜锣——远处的北城门方向,已经能看到烟尘升起,显然是机动兵力正在赶来。箭雨密集地落在归唐营阵中,吉备真彦只觉左肩一阵剧痛,一支羽箭穿透皮甲,箭簇带着倒钩深深扎进肉里。他闷哼一声,伸手抓住箭杆猛地拔出,鲜血喷溅在马鞍上,却嘶吼道:“慌什么!缺口就在前面,唐民还在等着我们!先冲进去的,殿下必有重赏!”他撕下战袍缠住伤口,倭刀指向城墙缺口,“跟我杀进去,守住缺口待援军!”
就在此时,李孝忠的建宁弩队发起了攻击。“第一排,放!”三百支弩箭如黑云般升空,越过冲锋的归唐营武士,精准地射向箭楼的了望口。弩箭力道极大,穿透松木箭楼的木板如探囊取物,论赞婆身边的亲兵惨叫着倒下,箭簇甚至钉穿了他的虎皮座椅。“第二排,放!”第二排弩箭接踵而至,城垛上的吐蕃弓箭手刚探出头,就被箭簇射穿咽喉,尸体顺着城墙滚落。
“第三排,补射!”最后一排弩箭射出时,城楼上的吐蕃弓箭手已死伤过半,但北城门的援军已近在咫尺,尘土中隐约可见吐蕃的狼头旗。李倓看得清楚,望远镜中箭楼的狼头旗倒了下去,至少有百余名吐蕃精锐倒在弩箭之下,但西城墙上的守军仍在顽抗。“高将军,陌刀队全力跟进!秦怀玉,带你的骑兵去拦截北城门援军,拖延一炷香时间!”他厉声下令,郭昕立刻率领五千安西陌刀手,排成整齐的方阵,陌刀如林,跟在归唐营身后,而秦怀玉的一千骑兵已调转马头,向着烟尘方向疾驰而去。
吉备真彦的锋矢阵已冲到城墙缺口处,倭刀与吐蕃弯刀的碰撞声不绝于耳。一名吐蕃百夫长挥舞着狼牙棒,砸向吉备真彦的头颅,吉备真彦侧身避开,倭刀从下至上斜劈,将百夫长的腹部剖开,内脏顺着刀刃流出。“缺口已破!守住两侧!”他嘶吼着,带领武士冲进外城,刚占据缺口两侧的土坯房,就见吐蕃的援军从街道尽头涌来。外城的街道狭窄,恰好能容两匹马并行,归唐营武士依托房屋构筑临时防线,倭刀在巷战中如鱼得水,往往一刀就能将敌人劈成两段,但吐蕃兵源源不断,倒下一批又冲上来一批。
一名吐谷浑兵举着弯刀投降,嘴里喊着半生不熟的汉话:“我是唐人后裔,被迫降吐蕃!”吉备真彦刚要下令住手,就见那兵突然从怀中摸出短刀刺来。他左肩受伤反应稍慢,身旁的亲兵立刻用盾牌挡住,倭刀同时刺穿了吐谷浑兵的胸膛。“小心诈降!”吉备真彦吼道,左肩的伤口又开始渗血,视线有些模糊,却依旧挥刀斩杀了三名从房顶上偷袭的吐蕃兵。
郭昕的陌刀队此时也冲进了外城,一丈长的陌刀在狭窄的街道上形成无坚不摧的推进力。“陌刀阵,横推!”郭昕大喝一声,陌刀手们同时挥刀,刀锋横扫,将抵抗的吐蕃兵尽数斩杀,鲜血溅满了刀身,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红光。外城的吐谷浑兵见状,纷纷扔下兵器跪在地上,举起双手高喊:“我们降!别杀我们!”
李倓带着中军赶到时,巷战正打得惨烈。秦怀玉的骑兵已赶回来支援,正从外城东侧牵制吐蕃兵力,陌刀队则在缺口处形成稳固防线,将吐蕃兵压制在三条主街之外。他勒住马缰,看着土坯墙上用鲜血写的“唐”字——那是唐军遗民偷偷写的,字体歪歪扭扭,却透着不屈的骨气。“去清点归唐营的伤亡。”李倓对亲兵道,声音有些沙哑。片刻后,亲兵回报:“殿下,归唐营战死三十九人,重伤五十二人,共计九十一伤亡。吉备统领左肩中箭,伤及骨血,仍在前线指挥。”
李倓走进一条巷弄,看到吉备真彦正靠在土墙上,医官正用烈酒清洗伤口,他疼得浑身发抖,却死死咬着牙不吭声。看到李倓走来,他挣扎着想要起身,却被李倓按住肩膀。“不必多礼。”李倓从怀中摸出伤药,那是郭清鸢特意给他备的,“这是长安来的金疮药,止血快。你立了大功,归唐营的勇士们,都是好样的。”吉备真彦眼中闪过激动的光芒,沙哑着嗓子道:“能为殿下收复故土,是我等的荣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中兴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唐中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