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国栋重重地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踏上了去往县城的班车。
县农业局的会议室,比林国栋想象的还要大,还要庄严。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有穿着干部服的各级领导,有面容黝黑、一看就是老茶农的代表,气氛严肃。林国栋被安排在靠后的位置,手心一直在冒汗。
会议开始,领导讲话,各公社代表汇报情况……轮到林国栋发言时,会议已进行了大半,与会者都有些疲惫了。
主持人念到他的名字时,林国栋的心跳到了嗓子眼。他站起身,走到发言席前,腿都有些发软。看着台下几十双投向自己的目光,他大脑瞬间一片空白,准备好的词忘得一干二净。
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夹杂着几声轻微的咳嗽。
完了!林国栋心里哀嚎一声,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但就在这瞬间,他仿佛闻到了从自己挎包里隐隐透出的、那熟悉而温暖的茶香,听到了女儿那句“就当是讲故事”的鼓励。
他猛地睁开眼,深吸一口气,不再看台下的人,而是将目光投向虚处,仿佛在对着自家的茶园和亲人诉说。他用带着浓重乡音的、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有些磕绊,但却无比真诚地开口了:
“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我叫林国栋,是城关镇的一名普通干部。我家……我家也种点茶,自己炒着喝……”
他从如何发现王婶家茶树的异常讲起,讲到最初的束手无策,讲到想起土办法时的灵光一现,讲到全家总动员配制药剂、帮助邻里的辛苦与欣慰……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表情,只是平铺直叙,但那些真实的细节、质朴的情感,却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当他讲到为了保住茶叶品质,宁愿产量低、辛苦点,也坚持手工制作,甚至婉拒了供销社的低价收购时,台下一些原本漫不经心的老茶农抬起了头,眼神中露出了共鸣和赞许。
最后,他拿出了那包用红纸包着的茶叶,小心翼翼地打开,浓郁的茶香瞬间在会议室里弥漫开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就是我家炒的茶,样子丑,但……但味道还行。请领导们……批评指正。”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碗茶的真挚。
发言结束,林国栋几乎虚脱,后背全被汗水湿透。他红着脸,匆匆回到了座位,不敢看周围人的反应。
会场里安静了几秒钟,然后,坐在主位的一位头发花白、面容和蔼的领导(后来才知道是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带头鼓起了掌。掌声起初零星,随即变得热烈起来!尤其是那些茶农代表,鼓掌格外用力。
领导脸上带着赞许的笑容,点评道:“林国栋同志的发言,很好!没有空话套话,全是实实在在的做法和体会!尤其是这种坚持品质、互帮互助的精神,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咱们发展茶叶生产,不能光盯着产量,更要看重质量,看重口碑!这才是长久之计!”
这番话,无疑是对林家道路的最高肯定!
会议结束后,好几个公社的茶农代表围住林国栋,热情地向他请教土法防治的细节,交换联系方式。林国栋第一次感受到被同行认可和尊重的感觉,心中的紧张被巨大的成就感取代。
他带着满身疲惫却又无比振奋的心情回到家,将会议上的经历原原本本讲给家人听。全家人都激动不已,爷爷更是高兴得直抹眼泪。
然而,喜悦之余,林国栋也带回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消息:散会后,那位表扬他的副县长,特意单独留下他,和蔼地问了他家的茶叶产量和销售情况,最后看似随意地说了一句:
“国栋同志啊,你们家的茶,现在名气可不小了。不过,要想真正做大,光靠自家这点力量,恐怕还是有局限啊。 有没有考虑过,和周围的茶农一起,搞点更有规模的名堂?”
副县长这句意味深长的话,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林国栋,也在所有林家人心中,激起了新的、更大的波澜。这“更有规模的名堂”,究竟指的是什么?是机遇,还是新的挑战?
喜欢重生茶香暖八岁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茶香暖八岁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